北居賢坊就是大明京城最東北角的一個坊,大明的坊市雖然沒有大唐那麼嚴格,但是該有的還是有的。
柏林寺,位於北居賢坊的西北角,佔據兩個街,是京城內少有的大寺,和國子監文廟一牆之隔。
因為這個優勢的地理位置,柏林寺把建了不少房舍租給這些國子監的監生居住,一年收入不少。
因為學生多,所以這裡聚集了不少小商小販,魚龍混雜確實是個藏人的好地方。
但是李若璉確覺得對方住在跟國子監一街之隔的柏林寺,肯定不止是應為這裡好藏人!
錦衣衛大隊人馬包圍柏林寺,國子監不少學子都出來觀看,更有不少仗著學子的身份地位,前來驅趕錦衣衛。
李若璉是來查謀逆的,哪有功夫慣著他們讓他們秀存在感,指揮緹騎趕開圍觀者,大踏步朝寺內走去。
前往房舍結果空無一人,問左右:“馬士英何在?給我搜查!”
跟錦衣衛牽扯哪有好事,又膽小的一下就說出來了,檔頭過來:“指揮使馬士英在塔林跟主持論經去了。”
李若璉跨步而走:“走!”
人馬殺到塔林,主持已經得到訊息慌慌張張的跑出來,看到錦衣衛大隊人馬突然到來,嚇得臉色都白了。
李若璉握刀問道:“馬士英何在!”
主持望向塔林哆哆嗦嗦的說道:“馬居士在塔林裡面。”
李若璉立刻往塔林內跑。
塔林內一處小竹林,內有一個四角亭。名喚‘聽濤閣’取聽竹林濤濤之意。
李若璉跑來的時候,一個四五十歲的文士正在那靜靜倒茶,對於迫近的錦衣衛不聞不問。
李若璉眉頭一挑:“你可是馬士英?”
馬士英端起茶杯:“正是,吾乃萬曆四十七年進士,前宣府巡撫馬士英。”
李若璉見他想要喝茶上前一步把他踹倒:“唧唧歪歪,裝什麼樣子,想服毒自殺!門也沒有!”
馬士英其實只是正沉浸在辯經的氛圍中,想裝一裝世外高人罷了,也表現一下自己不畏錦衣衛權勢的高潔氣質,讓國子監這些監生為自己傳名。
沒想到姿勢正擺好漸入佳境,就被邊上的錦衣衛踹了個大馬趴,嘴還啃到了石地磕破皮出血。
馬士英當時就怒了:“我有功名在身,是朝廷命官,你們安敢辱我至此!我要上奏彈劾你!”
李若璉不屑的又踹一腳:“馬士英!你的事發了!還擺譜!帶回詔獄!”
馬士英想掙扎但是確掙扎不開,李若璉看了一圈,看到被僧眾夾著才能站穩的柏林寺主持。
他幽幽的看著主持迫近,僧眾和主持嚇得慌忙後退,主持更是一個踉蹌坐在地上。
李若璉摸著刀把:“你剛剛和辯經來著?”
主持快哭了:“就是辯辯經,隨便聊聊,我不知道馬居士有合適勞動錦衣衛。”
李若璉看到這座寺廟的規模應該有不少錢,心思一動,反正太子特別討厭和尚:“我懷疑他跟本案有關,把他也給我抓回去!把廟裡的僧人都控制起來,廟裡的東西都查封了!”
主持嚇得癱軟在地:“我不知道啊!貧僧就是辯辯經,我不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