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薪水的增加,匠人們也不在被鄙視,而匠戶人家也不再視把女兒外嫁給民戶衛榮耀。
最近因為朝堂上關於文人進入軍部身份的爭論,朱慈烺突然想起自己好像答應過孫承宗講武堂要招收一批文人進來。
結果一問才知道,因為孫承宗被太子收拾了,所以他的意見跟建議都被否定了,講武堂更是直接取消了招募文人的計劃。
朱慈烺搖搖頭,政因人起,因人息,這無可厚非,但是當初考慮同意了這個建議並不是跟孫承宗的妥協,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吩咐講武堂從新招募文人,原本以為悄悄的搞一波,結果第二天就鬧的滿城風雨。
不少文人認為這是講武堂對文人的挑釁,立刻彈劾奏章滿天飛。
大街上幾個文人正在義憤填膺:“眾位,如果吾等在不奮起發聲,將來朝堂上還有我輩文人立足之地麼!
這次現有狀元進了什麼參謀部,後有講武堂招募文人學員,這是對我們的侮辱,吾輩讀聖賢書,被羞辱至此,難道你們還能無動於衷麼!
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其他幾個人也高聲應和,其餘幾個桌子上的百姓投來鄙視的目光,其中一個嘟囔了一句:“清高個啥!百無一用是書生!”
剛剛高聲說話的正好聽到,立刻怒視:“你是何人!敢辱罵我等有功名的舉人!”
那人不屑的看看他:“我!軍人!怎麼不服氣?咱們出去練練!”
那書生一看對方身高體壯梗著脖子說道:“粗魯!粗鄙不堪!庸俗……”
軍人哼哼撇嘴:“不敢還說個雞兒!廢物一堆!自以為是!”
書生幾人立刻站起來,上前理論,軍人捲起外衣服:“怎麼!仗著人多啊!”
其他幾個跟軍人同坐的也站起來:“比人多,咱們還沒有怕過!來來來!”
書生漲紅了臉:“我們可是有功名的讀書人,你們竟敢如此!與我到衙門去!”
那軍人更是鄙視:“有功名了不起啊?我還是官身呢!你竟然毆打朝廷命官!你是不是造反啊!”
另一個接著說道:“妄議朝政,我看他們就是造反,要不叫幾個錦衣衛過來把他們啦去昭獄好好問問!”
書生一聽立刻慌了,這事民不告官不糾,嚴格來說他們議論朝政確實是有錯。
他強辯道:“你少在那唬人,朝廷現在出報紙開民智,早就不禁議論朝政!再說你說你是官,怎麼證明?我還要告你冒認朝廷命官呢!”
那幾個軍人不屑的拿出學生證:“看到沒有!我們就是你們看不起的講武堂學生,畢業最少就是個錄事那也是九品,不像你們屁都不是還在那看不起這個看不起那個!”
朱慈烺頭疼了兩天以為這事要黃,自己欠考慮,誰知道一百人的名額竟然輕鬆招滿!
文人中從來不乏投機者,特別是今年是科考年,進城幾萬舉人匯聚,不少自認為科考無望,而又一心當官的人選擇了走講武堂的道路。
因為講武堂畢業之後,最次那也是九品錄事,這個可不是吏員,是真正的官,有品級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