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統計大明> 第四百一十六章步子邁的太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一十六章步子邁的太大 (1 / 2)

朱慈烺懷揣著數百年的超前眼光,覺得自己應該能指導指導。

現實情況是看到又是溫度變化,又是火焰變化,又是熱處理,又是快速退火,又是慢退火。

朱慈烺就迷茫了,果然專業領域的事情還是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才行。

從彈簧鋼車間出來,朱慈烺又去參觀萬斤高爐,所謂萬斤不過是五噸左右而已。

高爐鍊鐵自然是爐子越大越容易提高溫度,越節省燃料,純度越高,效率也越高。

這座實驗萬斤爐代表著大明鍊鐵的最高科技水平,當然這不是發明,而是從佛山招募的工匠帶來的技術。

佛山在這個時代,已經發明瞭一種瓶頸爐,加上往復式鼓風機,爐子比官爐大,日出鐵可達六千斤以上。

工匠到來後,結合永平的高爐技術,吸收瓶頸爐的經驗,完成了這個萬斤爐的設計。

這座爐子加入了預熱空氣技術,焦炭技術,石灰去渣技術,水車鼓風技術等等。

管事開心的介紹:“目前這個爐子出的熟鐵已經完全達到標準,可以直接用來加工銃管和炮管,每天可以出鐵萬斤,一年可以生產三百六十萬斤熟鐵……”

三百六十萬斤,也不過是一千八百噸而已,朱慈烺並不覺得很多。

不過對於大明來說這個產量足以驕傲了。

按照統計司的資料,現在大明每年生產的鐵有三億斤左右,換算一下也就十萬噸到十五萬噸之間。

這還是永平礦加入的結果,如果沒有永平礦,大明鐵產量不到兩億斤。

也就是說永平礦現在的產量已經達到了大明鐵產量的三分之一。

這個量並不大,僅僅相當於整個歐羅巴的總產量而已。

也就是說朱慈烺只要再建一百座這種規模的高爐就能把大明的鐵產量提升一倍。

不過以永平目前的開礦效率,想要供應一百座這種規模的礦,那是不可能的。

不要說一百座,就是十座都困難。除非把其他小高爐都拆掉。

看完高爐朱慈烺又轉到鍊鋼平爐這邊,這是一個兩千斤的小爐子,大明的平爐鍊鋼僅僅是起步階段,技術還沒有成熟,還在積累。

管事的取出一個鋼坯呈給朱慈烺:“殿下,目前平爐出鋼已經可以用來生產農具、船上的緊韌體、馬車的車軸、轉向盤、炮架、水壓機零件、車床零件等。”

朱慈烺結果這個鋼錠,突然問道:“大型炮管轉床如何了?”

管事的臉色一緊:“還在試驗,目前木模型已經完成,但是在轉換鋼結構的過程中,遇到很多問題,已經失敗了三次……”

朱慈烺嗯了一聲:“帶我去看看木模型!”

大型炮管轉床,是朱慈烺規劃的下一代造炮技術,真正的從鑄炮到造炮的跨越。

如果大明掌握了這個技術,那麼大明的火炮技術就能領先西方。

相比鑄造炮管,鑽膛炮管就是先生產出一個鐵柱,然後在鐵柱裡面用轉床開一個孔,然後再用鏜床削切小孔成為炮管。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