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也沒有想到,緊緊是因為打擊走私這種事,整個蒙古和建奴竟然同仇敵愾起來。
為了儘量降低影響,朱慈烺不得不在範永鬥等饒漢案沒有結案的況下,就推出了外貿許可的相關條例。
簡單來,就是一地經營某種商品的外貿許可人數進行限制,然後大家透過競價的方式獲得外貿許可。
訊息被刊登在皇明民報上,此方案一出,北方那些商人都看是摩拳擦掌。
經過上次皇仁堂的拍賣事件,大明的拍賣逐漸行動逐漸增多,到了現在已經無人不知了。
當大明百姓正在烈討論許可證的時候,巴林部和阿魯科爾沁部之間的一處河邊的山坡上,確有一群衣著破爛的人猶如惡鬼一樣盯著一支型商隊裡的幾輛馬車。
這些人正是從山西‘逃出來’的墨溫姐和范家的一個遠親,范家做這麼大的生意,除非是過年的時候,才能聚齊**成的族人。
所以錦衣衛南鎮撫司就算準備的再充分,即使手段在通,依舊會有漏網之魚存在,這一支隊伍就是其中一支漏網之魚。
範永鬥被抓那晚上,墨溫姐從後門悄悄的抱著范家尚在襁褓中的嬰兒逃出,一路順利出關,逃到了答魯城正好碰上了往張家口趕的范家第三房十三子範疆。
得知自己被抄家之後,範疆痛哭了三三夜,在墨溫姐的勸下,決定前往遼東投靠建奴皇太極,請求皇太極出兵幫他復仇。
可惜範疆並不得重用,負責的只是蒙古黃河地區部落的生意,回來這趟又是把手上的糧食鹽巴茶葉等換成了各種皮貨。
這兩跟誰的家丁等人聽范家被抄家,一下子鳥獸散,更是在第一夜裡捲走了範疆兩車貨物中的一車。
不回到關內,這些皮貨根本不能出手,好在無絕人之路,範疆在答魯城碰到了一支規模的商隊,對方心的收購了他們的皮貨,還賣給他一批糧食等物資。
為了照顧孩子和奇貨可居的墨溫姐,範疆把其中一輛馬車也賣了換了一輛帶車廂的馬車,自己親自充當車伕,打算一路就這樣趕往遼東。
沿著長城往東走了幾百裡,到了阿巴哈納爾附近的時候,正好碰到河北去科爾沁的商隊,為了兩饒安全,範疆賄賂了商隊的管事,商隊同意他加入了隊伍。
這個商隊據是邊軍某位將軍家的產業,商隊裡有不少人都是軍中好手。
就這樣一路走走停停,終於在半個月之後到了這個巴林部和阿魯科爾沁部交界的地帶,沒想到商隊確碰到了一批科爾沁的逃奴,打算打劫他們。
在蒙古草原上,商人是所有部落的朋友,即使馬匪輕易也不會打劫商隊。
因為如果打劫了商隊,那以後就不會有人把東西販賣到草原上,而且很多時候一個蒙古部落一年到頭見到的幾次外人,可能就是這些商隊。
但是這些逃奴確並不會遵守這些規定,因為他們並不是蒙古人,他們是被劫掠到北方的漢人。
從部落裡逃出來自然不會帶多少糧食,甚至一部分人手裡連個趁手的木棍都沒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