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子東宮,朱慈烺聽著高麗戰事的最新彙報,眼中滿是意外之色:
“這麼說來,高麗連續打退了建奴兩次進攻並且斃真奴五千,漢軍旗八千!”
李若璉收起情報:“是的,情報上顯示,按照多爾袞最新規劃,預計會在今天或者明天發動第三次進攻。”
朱慈烺讚歎一句:“已經很不錯了,在江邊足足阻擋了十二天,非常好,只要在義州城在守三天,高麗這邊糧食不就收好了麼!”
李若璉一臉可惜的說道:“可惜高麗人還是太過保守,要是當初多購買一些火油彈,或者採用孔明的三策中任何一個,這江邊戰事勝負還是可以搏一搏的。
就是不能真的擊潰建奴,但讓建奴亂了陣腳在守上幾天還是有保障的!”
朱慈烺哈哈一笑:“孔明三策!有意思!他不應該直接說出來,應該用錦囊嘛!這樣才有感覺!”
李若璉沒有接話,他不知道太子這話是誇獎還是諷刺,所以不敢貿然接話。
朱慈烺右手敲擊著著桌面:“有功自然要賞,孔明雖然有越權指揮的嫌疑,但是殺敵一萬三千,其中五千真奴,八千漢軍旗,此乃大功一件。
成功阻擋建奴於鴨綠江邊十二日,為高麗糧食收割爭取了足夠的時間,此大功二!
宣揚大明國威於藩國,此功勞三。
既然如此,那就如實上報,為其請功,他既然推崇諸葛武侯,那就給他請個沂水縣子的爵位吧!”
沂水縣,也就是三國時期的琅琊陽都,也就是諸葛亮的顧裡,這無疑是對他的巨大肯定。
朱慈烺沉吟半晌之後說道:“孔明不是想入參謀部麼?那就給他一個機會!安排他進講武堂學習,加入西南五虎將小組。”
李若璉疑惑的問道:“就是馬萬年和馬萬春搞得那個西南五虎將小組?”
馬萬年和馬萬春是秦良玉之孫,石柱宣撫使馬祥麟之子,為西南擎天玉柱,白桿兵的正統傳人。
為了表彰秦良玉和白桿兵的功績,朱慈烺特許兩人招募人員組成小組,為西南戰事獻策。
結果兩人父親馬祥麟有小趙雲之稱,他們又酷愛三國,所以召集了三個共同愛好者搞了一個五虎將小組。
本來打算叫大明五虎將的,奈何和曹忠和戚國樑領導的陸權小組和海權小組狠狠的戰了幾場。
結果都已失敗告終,所以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來了一個西南五虎將集團,這種認慫之後,曹忠和戚國樑才放過五人。
不過想要在講武堂裡西南地區來的這些學子之中稱霸,他們還有一大勁敵,那就是沐天波領導的鎮南天小組。
沐天波不僅僅是講武堂學子,人家十歲就已經襲爵,那可是地地道道的黔國公!
而沐天波代表的黔國公系,和馬家兄弟代表的西南土司系天生就是敵對,準確的說,黔國公的主要職責就是鎮壓這些土司。
馬家和沐家雖然都是忠臣,但是不代表兩人會相互看的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