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船雖然發展緩慢,但是內河船確有完整系統,朱慈烺能做的無非是假裝新式武器而已。
鴨綠江一戰床弩發揮了重要作用,而用床弩發射的猛火油箭更是成為破敵利器。
只要訂單下發錢到位之後,最多兩個月各式船隻都能造出來。
解決了船隻,下一步就是人員招募訓練,原有水師糜爛不堪用,但是新軍中懂得內河水師訓練的人才又沒有。
朱慈烺只能從講武堂那些水師衛所子弟中選人擔任訓練任務。
然後安排錦衣衛注意收集江南水匪山賊動向,能剿滅的即刻剿滅,不能剿滅的就標註清楚等待增援。
處理了劉若愚的報告,朱慈烺終於可以歇歇。
臨近端午節,街面上難得熱鬧起來,京城城南要舉辦大型的紀念屈原大型廟會。
已經一個多月沒有出門的朱慈烺正憋的難受,所以今天打算去廟會逛逛。
李若璉安排完事情回來,朱慈烺坐上馬上,一路走走停停,就到了天壇附近,馬車逐漸慢了下來。
還沒等朱慈烺問李若璉就湊過來:“公子,前面人太多了,馬車走不動了,公子要不要下車步行?”
朱慈烺掀開車簾,站在車上眺望,街面上只能看到黑壓壓的人頭,兩邊的商販叫賣聲不絕,踩著錦墩下車。
在一大幫錦衣衛的簇擁下,緩緩的逛了起來,碰到稀罕玩意,朱慈烺也會駐足觀看,碰到賣藝說書唱曲也打賞幾文錢湊個熱鬧。
穿過一條專賣女紅胭脂水粉的長街,之後就是專賣各種書畫,文房四寶的街道,有道是才子佳人,果然都是相應成趣。
此地離貢院很近,進京趕考的舉人,都會選擇附近居住,慢慢的這裡文人匯聚,那些手頭不寬裕的自然想著在此出售字畫。
所以這條街上反而叫賣聲最少,而且人流也稀疏一些,朱慈烺走在此街看到竟然還有人掩面賣書的。
穿過這條街道,接下來又是出售各種古玩玉器的街道,看到這裡朱慈烺就有點皺眉了。
很明顯這裡不少攤位上的東西一看都是從墓裡挖出來的,直接擺在大街上出售。
搖搖頭不打算管此事,挖出來就挖出來吧,總比埋在土裡睡大覺又好一點。
古玩玉器過了一半,後面變成了花鳥魚蟲鬥雞鬥狗售賣的區域。
這邊的人就更雜了,而且多是一些家底豐厚或者貴戚皇親,朱慈烺對這些根本不感興趣,正要快步離開,確被一個地攤吸引。
擺攤的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穿著破舊的長衫,灰藍色的長衫漿洗的泛白,胳膊和下襬等處還打著補丁。
吸引朱慈烺的倒不是他的貧困,而是他攤位上的東西。
那少年用一塊破床單鋪在地上就當是攤位了,攤位上擺放的東西有十多樣,而引起朱慈烺注意的是三樣東西。
一個鹽包、一個糖包和一個茶包。
朱慈烺之所以被吸引,是因為這三個乃是去年年底,朱慈烺命皇明商號特製,用來賞賜給大明那些皇族的。
也就是說這東西本來應該只有皇族才有,現在確堂而皇之的出現在廟會的一個小攤上,朱慈烺覺得這裡面一定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