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統計大明> 第三百三十四章燧發槍即將出現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三十四章燧發槍即將出現 (1 / 2)

朱慈烺說的抽調人手,指的就是建設新的鋼鐵煤炭聯合體,目前可供選擇的有萊蕪、邯鄲、包頭、鞍山、馬鞍山、佛山等幾處。

就今年的形式來說包頭和鞍山可以剔除,即使能在前線建立鋼鐵廠,那裡也沒有足夠的市場消化這些產品。

而萊蕪跟邯鄲又和永平重合,等於是自己跟自己爭奪市場,所以朱慈烺初選之後打算在兩個地方中選一個。

佛山不止出過黃飛鴻,也不止賣瓷磚,實際上從宋明開始這裡就是重要的冶鐵中心。

在焦炭沒有普及之前,北方練出來的鐵因為煤的品質問題含硫磷超標,不僅脆而且產量一直不高。

而佛山依靠嶺南豐富的木材和竹子資源,採用竹炭木炭鍊鐵法,得到的鐵質量上乘,遠銷大明各地和東南亞各國。

這裡有成熟的產業工人,也有完善的市場,但是缺點也很明顯,竹炭木炭鍊鐵形成的口碑,朱慈烺的高爐鍊鋼法未必有人買賬。

在一個相比於馬鞍山來說,嶺南畢竟偏居一隅,不像馬鞍山依託長江航運和京杭大運河可以迅速把貨物銷遍整個江南。

而且正應為有航運優勢,其可以獲得淮南淮北的煤礦,甚至湖北的煤礦的煤炭支援,不像佛山想要煤礦還需要從新勘探。

但是馬鞍山沒有基礎,要想在那建新廠,那麼一切都要從頭開始,至少要經過大半年的建設才會看見產出,而想要形成產量至少需要一年以上。

朱慈烺倒是不急著下決定,目前永平礦那邊還在攀產量的關鍵時期,朱慈烺怎麼也要等永平的鐵產量超過二十萬噸,鋼產量超過十萬噸之後在籌劃新廠。

之所以跟王富貴這麼說,只是想督促他加快技術革新,建更多更大的爐子。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整天重複建設這種小高爐,水平連大鍊鋼時代的土高爐都不如。

當晚燧發槍研究組那邊就傳來好訊息,彈簧鋼達到基本要求,可以保證至少二百次回彈已經具備實用價值。

二百次回彈也就代表著二百發紙彈的壽命,跟火銃銃管也差不多了,現在火銃銃管也就二百發的壽命。

也就是說等彈簧廢了之後,這支火銃基本上也就報廢了。

二百發紙彈是多少呢?大明圍殲建奴戰役,新軍四萬人每人平均放了十二槍,而開封圍殲流寇戰役,新軍平均每人發射了六發紙彈。

淡然極個別的戰役熱點地區,人均發射可能達到三十多發,甚至極個別人射出四十發紙彈。

不過那也就是極個別的現象而已,正常的情況下,一場中等烈度的戰役人均發射紙彈不會超過二十發。

也就是火銃二百發的壽命足夠新軍打十多次建奴,一戰要是能消滅兩萬,那要是槍幹廢了,那至少得打死三四十萬建奴,建奴加一起加上蒙古附庸也沒有這麼多。

而且火銃生產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以現在大明的總產量可以保證每月兩萬到三萬支火銃。

所以十五萬新軍火銃還沒有幹廢新的火銃也就生產出來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