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倒是覺得大臣們的臉色挺有趣的,也明白崇禎的苦心。
拖的久一點,要是看到情況不利,立刻就結束朝會。但是再拖延,也有個結束的時候。
又一個時辰之後,崇禎終於滿意了自己的拖延效果,剩下的一個時辰時間,崇禎隨時都可以結束朝會。
孫承宗終於熬到上奏環節,他跨步高聲喊道:“陛……”
這時他身後一個官員突然跳出來:“陛下,臣有本奏:太祖成組遺訓‘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番南島西洋諸夷,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今日有部分腐儒,罔讀聖賢之書,言對夷狄施行仁政,唐太宗有言‘夷狄,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
對夷狄施行仁政,猶如對禽獸施行教化,禮記有云‘禮不下庶人’何也為教化也!貧也!仁恕之道也!
今華夏庶人百姓尚未教化禮儀,尚未能做到‘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的大同之世,妄議什麼對夷狄施行仁政。
此行為何也?如自身未淨而指著別人汙穢,自屋尚且未掃清就要掃清天下。
…………
官員洋洋灑灑的一條條論述下來,孫承宗的話不得不咽回去,雖然這個官員的行為不合規矩,但是孫承宗也不能搶著上奏。
按照朝堂預設的禮儀,這上奏的順序應該是按照官員品級由高到底,由事情的緊急程度不同來先後上奏。
這個官員搶在孫承宗之前上奏,確實是不和規矩的。孫承宗可是太子太保,站在文臣首位。
而且與其說是上奏,不如說是以上奏之名罵孫承宗等人,除了腐儒誤國,假仁假義之外,街上游行人員說的漢奸之類也扣到孫承宗頭上。
孫承宗氣的眉毛直抖,鬍子也一跳一跳的,硬著頭皮聽完,孫承宗剛想說話,劉奉跳了出來:“陛下,臣有本奏:大明乃禮儀之邦,孔子曰仁政……”
話剛說一句朱慈烺朗聲問道:“你是何人?居何職位?”
劉奉卡在那裡,太子問話他不得不答:“臣督查御史劉奉。”
朱慈烺皺眉說道:“滿嘴仁義道德,禮儀之邦,孫師明顯有話要說,於公他太子太師,於私他年長為尊。
於公於私你都應該讓孫師先說話,你的禮儀都學到狗身上去了?你也配談禮儀仁義!”
劉奉臉色漲紅:“我……”然後激動的指著剛剛上奏那人:“他……”
朱慈烺哼了一聲:“什麼你我他的,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好,還在這大言不慚,還不退下!”
罵完劉奉之後,朱慈烺微微笑著:“孫師,您有事您先說。”
劉奉雖然心裡氣的半死,為了大局還是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太子的意思很明白了,剛剛那個官員也是搶先上奏,結果太子一個字都沒有指責,自己怎麼上前剛一張嘴就被訓斥了,這明顯是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