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優厚的條件,他們要是不滿那邊的人的待遇好,他們大可以自己去那邊呀。
再有蒙古人有什麼好羨慕的,那些人現在不都是在給咱們打工,才混個溫飽,朝廷又沒有多給一點賞賜,他們為啥羨慕?羨慕對方幹活累麼?”
朱慈烺這麼一說,崇禎也發現了問題,確實這個奏報一開始看確實寫的清楚明白,但是這仔細一推敲,立刻就問題多多了。
崇禎冷冷的看了方正化一眼,方正化連忙躬身:“奴婢這就派人去查!”
崇禎敲著桌子:“不,你自己親自去,務必給朕把事情查清楚,朕不想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想放過一個壞人!”
崇禎敲敲桌子說道:“兵變之事不可不防,命令曹文部做好準備,一旦寧夏有事立刻南下支援。
命令洪承疇立刻派人安撫寧夏士卒,防止兵變擴大。命令錦衣衛協助調查,務必把事情查清楚。”
自從崇禎登基以來,兵變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不滿調動兵變,上官被逮捕兵變,糧餉不按時發放兵變,大勝仗沒有獎賞兵變,大敗仗要被罰了兵變。
甚至到後來發展成左良玉這種,以兵變為藉口搶劫百姓,以兵變為借威脅朝廷的惡性事件。
這種事情從左良玉達到高潮,也應為左良玉軍的被清算陷入低谷,自從左良玉父子被凌遲之後,各地敢於兵變威脅朝廷的明顯減少了。
特別是新軍逐漸強勢之後,這些人發現朝廷並不是非他們不可,而且離開他們反而做的更好,他們也就變得有逼數多了。
就像祖寬,明知道朝廷有意調他去西北,就是為了限制祖家,但是他還是乖乖的去了。
這要是放在以前,老子要是不樂意,直接回東北老家去,到時候你朝廷想要請動我還是要花大價錢!
現在他就不敢了,建奴都幹不過新軍他哪裡敢亂來,從中原回遼東肯定要過河北,現在京城可是駐紮著大量的新軍。
他這五千人,人家隨隨便便的就給剿滅了,祖寬這樣的驕兵悍將都慫了,其餘的誰還敢亂來。
就算有小規模的兵變,現在朝廷也騰出手了,不需要安撫了,直接調兵給你剿滅了!
加上自從統計司掌握財權之後,軍餉一直按時發放,各種欠響開始清理,軍隊的日子明顯好過的多了。
有吃有喝誰閒的沒事去搞兵變?吃飽了撐的麼!
所以這個寧夏兵變肯定有大問題,這麼優渥的條件,這些人搞兵變,那不是閒的麼!
因為兵變的事情,朱慈烺跟崇禎的談話也就此終止了,朱慈烺告辭回到東宮。
到東宮之後貴喜正在呈上今天的情報彙編,朱慈烺翻到寧夏的事情。
錦衣衛的情報跟東廠的又不一樣,東廠上報的是那些士卒不滿待遇作亂,但是錦衣衛的情報確是監軍夥同衛所軍官貪汙軍餉,盜竊運往蒙古的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