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這個時候承諾辭職推舉盧象升上位,沒有人覺得是客話,而對盧象升來,這次被調回京城,原本是因為和楊嗣昌理念不合。
至於朝廷下一步對他的安排,他還不清楚,不過從安排他在講武堂的事來看,他估計是要安排他當個講武堂祭酒之類的職位。
要是對於孫承宗這種年紀的官員來,當個國子監祭酒,算是榮養的職位了,也是對他一生的肯定。
但是對於盧象升這種正直壯年,年富力強的人來,讓他當一個軍官學校的祭酒,那真的是發配貶謫了。
好在他好運氣的碰到了建奴入寇,子和東宮又對孫師的防禦政策不滿,他才有機會爭取了這一絲轉機。
現在依靠這個功績,他的心肯定就不滿足於被安排當個校長,他覺得自己還能再戰二十年。
所以孫承宗的推薦對他就太重要了,而宣大總督這個位置也正是他想要的,他是一個外戰派,力主收拾建奴。
現在大明內部的流寇一戰而定,正是他們這些外戰派大展拳腳的時候,宣大總督雖然不如薊遼總督或者遼東督師那樣直面建奴。
但是從參謀部的計劃來看,朝廷的大戰略上是先斬斷建奴伸向蒙古草原和高麗的兩隻觸手,把這隻野獸再次困在遼東,最後再圍殲之。
高麗那邊就不了,宣大這邊在未來肯定是主戰場,即使將來蒙古諸部被收服,那麼以參謀部的規劃來看,蒙古這邊至少也要出一路軍會剿建奴。
所以盧象升聽到孫承宗的承諾拱拱手:“多謝孫師栽培之恩!”
孫承宗又看向另外幾位:“幾位力主收皇店為國用,若是眾位願意與我們一道將東宮管理新軍之權收歸兵部,到時候我們也支援諸位,如何?”
其他幾人相互看看,關係到錢的事,大家都知道現在幾家皇店讓朱慈烺經營的有聲有色,一年收入過千萬兩。
要是能把這筆錢收歸內閣管轄,不僅大家用錢再也不用被統計司掣肘,以後皇帝內庫沒有了這一塊收入也就不敢跟內閣叫板了,至少以後再發聖旨,內閣封還,他不能用內庫用內監強推了。
果然三朝元老不是蓋的,一大圈拉攏分化之後,原本明明跟太子走的近的因為利益站在了孫承宗這邊,原本就一直盯著太子錢袋子的大臣,這個時候也願意添一把火。
看著大家都滿意這個安排,孫承宗也鬆了一口氣,他就要回鄉了,能為大明做的事不多了,這次冒著得罪太子的風險做下此事,希望皇上希望太子能明白他的苦心。
幾人告辭離去,孫承宗獨自坐在庭院裡,望著圓月在那默默飲酒,一直等到月上中,他正要起,外面突然幾個手持火把的人進來。
仔細看去一個個錦衣衛飛魚服打扮,孫承宗非常淡定,他不覺得錦衣衛是來抓他的,他又沒有做什麼對不起大明的事。
等錦衣衛走近,他才看到人群中年簇擁著一個矮一頭的人,穿著一件黑色大氅,兜帽扣在腦袋上,在這夜色中看不清楚。
孫承宗正要詢問,那挨個掀開兜帽,露出了面目,孫承宗連忙起拱手:“老臣見過太子下,太子下深夜來訪,未曾遠迎還望恕罪。”
朱慈烺看著還沒有來得及收拾的酒席:“孫師好雅興,邀請這麼多同僚一起喝酒賞月?能告訴孤王都是誰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