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甚,天又塌不了。”
朱載壡聞言更是堅定了留在江南的念頭。
高拱卻是湊到了寧玦面前。
“克終,江南不日將有大變,千金之子不坐垂堂,陛下是擔心太子安危啊。”
“甚大變?”
高拱遲疑了片刻,這才低聲道:“錦衣衛秘奏,今年江南有近十萬頃田改種了木棉,一畝產糧二石去算,今秋江南糧產至少也要比去年秋田少收兩千萬石糧。”
“朝廷就是砸鍋賣鐵,也湊不出這麼多的糧食啊!”
朱載壡沉著臉有些不悅的說道:“無外乎就是半個縣的糧食絕收而已,朝廷這麼多年賑災又不是沒賑過。”
張居正這才開口。
“殿下,往年賑災,朝廷是要倚仗縉紳一併開倉的,朝廷最多隻需調四成糧秣即可,佃農所需餘者或由縉紳放糧,或由縉紳出借。”
“此番缺糧,不是天災啊。”
這也是為什麼越到王朝後期,越賑災越賑不動的原因之一。
王朝草創,往往已經死了很多人了,天災再來餓死一批,就沒有人給縉紳耕種了,縉紳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也得讓佃戶活下去。
但到了王朝後期,縉紳也就不那麼在乎了,因為這個時候的人口往往已經很多了,餓死一些縉紳也不在乎,反正有的是人來種地,何必開倉。
對於大明來說,這是一次從未有過的“天災”。
因為糧價再漲,農戶家裡也肯定是留足了吃到來年的糧。
而註定要捱餓的那批人都在城池之中,沒有半點土地。
在新法之前,這樣的人有一個統稱。
——流民。
不論是哪朝哪代,流民都是絕對的不安定因素,造起反來也從來沒有半點猶豫,揭竿而起,扔杆就散,朝廷也不可能把他們全都抓回來。
但當他們重新聚起來之後隨時能捲土重來。
人死*朝天,不死萬萬年。
只是朱載壡卻是舉起了守備廳的賬目。
“那難道就這樣放任新法半途而廢嗎?!朝廷剛剛有了些盈餘,整飭了些兵馬,江南戡亂,這些全都砸進去也不夠啊!”
朱載壡知道,自己這一走,大明便不會再有甚新法了。
不僅不會有新法。
江南還會生靈塗炭。
及至此時,寧玦的聲音倏然響起。
“太子明見,臣附議。”
高拱愕然的看向寧玦。
“克終!再這麼下去,是要餓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