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就要上架了。從下一章開始,大家就要花出真金白銀才能閱讀到我的文字。對於願意這樣做的朋友我深表感謝,也因此有一些話,想跟大家聊一聊。
寫作本書的念頭,萌生於去年十月份。那時候我的外婆剛剛去世。
她的去世突然又不突然。說不突然,是因為她從年初就檢查出肺癌轉移到肋骨,八十多歲的高齡,這已經是進入了生命最後的倒計時,所以我們都有心理準備。
說突然,是因為她發病住院前一天,精神還很好。從住院到去世,七十二小時。
我的爺爺奶奶和外公都健在,外婆是我第一個全程見證了她的離開的至親。
外婆離開的那段日子裡,我每天都會生出這樣的念頭:
她已經不在了。
現在也是一樣,不至於每天那麼頻繁,不過三天兩頭,就會生出這樣的念頭:
她已經不在了。
我的外婆,真的,完全的,徹底的,不在了。
沒有什麼太過複雜和激烈的情緒,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念頭。
但是,悲痛,思念,不捨,哀傷,都不足以形容這個簡單的念頭。
那是一種,自己的一部分都消失了的感覺。
外婆活著的時候,哪怕我見不到她,聽不到她的聲音,哪怕我離她千里萬里,在世界的另一邊,我心裡都知道,她是在那裡的。她就在那裡,等著我回去。只要我回去,我就可以見到她,聽到她的聲音。
但是,死亡,是一條決絕的鴻溝。她不在了,一切的可能性也都消失了。
她死了,作為她的外孫的那個我,也就同時死去了。
我知道很多人相信鬼魂,彼岸,死後的世界。不過以我接受的教育,我確實不信。所以我無法麻醉自己,等我將來死了就能見到她。我知道我見不到了,真的再也見不到了。這個事實是那樣簡單,那樣明確,所以它的力量是那樣巨大。
它讓我開始思考死亡。
我並不是什麼哲人,思想家,我就一俗人。所以所謂思考,其實很粗淺。我無法將這些思考變成論文,散文,雜文,詩歌之類思想範文藝範很濃的東西,我也不喜歡那樣的東西。
但是我又想將這些思考表達出來,所以我決定把它們編進故事裡,寫成小說。
這是我喜歡的,也是我的能力可以達到的。
這就是本書創作的源頭。雖然本書看上去是一本有些逗比不正經的商業化的網路小說,但這確實是它的源頭。
當然我不是為了緬懷我的外婆而寫的這本書,它只是包含了一些我對於死亡的粗淺思考。我不會拿一本有些逗比不正經的商業化的網路小說緬懷我的外婆,一來她可能看不懂,二來她要是看懂了她可能會揍我……
距離她的去世已經過去了半年。我不想在這裡過多地說一些個人情感方面的話,我只是想讓大家知道,對於本書,我是有所傾注的。
作為一個新人作者,雖然已經寫過好幾本……開頭,對於網文寫作也學習研究過一些,所以基本的技巧、文筆、人物劇情設計、毒點規避什麼的還是懂一些。但是,之前寫的每本都沒超過二十萬字,所以沒有上架過。這個經歷,在這個行業,也只能算新人。
之前的幾本,都是為了寫而寫。選一個自己喜歡的題材,或者當下熱門的題材,用自己學過的寫作技巧,羅織文字,編成故事,希望大火熱賣,成為一個成功的網路小說寫手,僅此而已。
可能也正因為這樣,之前的幾個作品,並沒有靈魂。它們是技巧的實踐,橋段的堆砌,而我個人的思想和情感,並沒有傾注進去。
但這一本,是不一樣的。上面那些話,只是想說明這一點。
我無法過多地保證什麼。這本書會多麼好看,會多麼火,會多麼與眾不同,會讓大家有一個難忘的閱讀體驗……這些我無法保證。因為我能力有限,因為每個人品味不同。
但我起碼可以保證:我會認認真真寫完這本書。我希望本書完結的時候,大家看完我寫下的最後一個字,關閉網頁,會由衷地說一句:這書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