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日經225市場獲勝,攜大勝之威把槍口調轉回滬深300,無論泰和有多堅韌,觀望資金實際上已經會和雷霆一起形成圍剿泰和的趨勢。
“賣空滬深300,讓泰和接盤!”雷昊很快就給向永澤傳了話。
滬市,泰和基金。
“真是個瘋子。”楊路城看著市場上的戰況,猶豫了下,最終還是對著話筒裡面說到:“接盤吧。”
風險和收益成正比,頭寸的增加代表風險的積累,但也代表可能存在的利益變多,混金融圈的,誰不承擔風險?
而且雷霆跟泰和其實是戰略上的衝突,加上雙方互有惡感,真刀實槍來一場是絕對會發生的事情。
雷霆選擇在股指期貨發力,泰和可以不接招嗎?認慫就是認輸啊,只要這一次不接,接下來雷霆即使不出手,泰和也會被溫水煮青蛙一般弄死。
從一開始,雷霆就掌握了主動權,楊路城其實沒路走,只不過這傢伙有兩把刷子,成功的給雷霆搗了亂。
但是從雷霆的立場出發,早晚得遇到這種事,市場就那麼大,你爭奪到手的市場份額,其實是別人原本吃進肚子裡的,虎口奪食哪有那麼簡單。
沒有一家金融機構是靠著賣萌得到市場地位的,想吃肉,就不能信佛!
“出來了。”交易部裡,看到公司掛出去的單子被接下來,向永澤和趙力辰交換一個眼神,目光中帶著緊張的色彩。
按照雷昊和公司的分析,勝負點應該是出現在日經225上面,但滬深300這裡的量能也不少,足以讓負責交易的人全神貫注了。
量能出現,對沖開始,但這也只是前奏,把倉位推高到十萬手之後,多空雙方就鳴金收兵了。
市場上的火藥味卻濃郁了起來,放眼金融史,股指期貨的決戰時間點,量能都是單日爆發且單日平倉的。
中國的股指期貨沒什麼歷史,但經歷過上一次股指變動的人都清晰記得,當時單日量能破200萬手,然而持倉最後才30萬手。
也就是說,只是當日,多空雙方就勝負已分,頭寸到了最後都迅速對沖掉。
現在股指期貨市場總持倉就接近30萬手,各機構裡面也不乏能人,大約可以算得出多空兩邊的主力各持倉10萬手。
每張合約接近130萬元的面值,10萬張就是1300億,滬深300指數如果波動個1%,那就代表著13億的盈虧,假如雙方巔峰期持倉50萬手,波動個1%則是75億。
再加上股票現貨上面的盈虧,百億數字是絕對可以出現的。
那麼股市會出現小於1%的波動嗎?用腳趾頭想都知道不可能,除非……監管層出手,但也不對,現在中國要金融市場化,股指期貨的定價功能出來了,上頭總不能打自己的臉,況且雷霆跟泰和都不是吃素的,他們所代表的利益團體足以擺平監管層、也相互抵消對方的政策面優勢。
頭寸的積累,是牽制多空雙方必須進行決戰的必要因素,現在雙邊持倉合約達到一定數量,也就代表著最後時刻一定會來臨,也許是對沖合約所在的10月份,也許是一週後,也可能是……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