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下來,大家都知道市場的資金流有些詭異,調查之下也清楚了泰和跟亞太某些金融集團聯絡過甚,但具體有沒有、有的話是哪一個,其實還都不清楚,因為對方也不傻,這種東西藏起來比較好。
雷昊能如此篤定說出“勸銀”兩個字,已經讓宋東源和秦鈺很意外了。
意外之後,則是感受到了一種沉重的壓力。
“所以雷總做空日經225?”宋東源嘴角露出苦澀的笑容:“好魄力。”
“雷霆在大陸意外確實有實力。”秦鈺眼睛裡有豔羨的神色。
你來我的勢力圈搞我?OK,那我就去你的地盤弄你,誰怕誰呢?
金融市場拼的就是一個先手,大資金的調集是需要速度的,計劃的制定也需要資訊面的優勢。
雷昊如果把資金分流給亞太雷霆和美國LEI,這些錢瞬間就會被分配到不同市場,等亞太這邊發現不對勁了,想再抽調資金的話,那需要的時間就不短了。
但是,雷霆在中國市場吸籌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針對日經225進行做空,也就是說……
宋東源和秦鈺忍不住打了個冷戰,那個時候的雷昊就確定了對手?又或者說……他只是懷疑,就敢掀起日本戰場的序幕?還是說,他就是試探一下,以國際市場大資金的閒置成本,來保障國內戰場的穩定進行?
好幾個可能性湧上心頭,宋東源和秦鈺覺得頭腦隱隱有些發脹。
勸銀就是第一勸銀財團,對財經不瞭解的人,大多數會把他們看成知名度較高的軟銀也就是軟體銀行集團,其實兩者在金融業上面也有合作。
軟銀主業務是風頭,主要針對IT產業,勸銀在金融圈勢力相比其他五家日本財團有些優勢,計算機和通訊業務也不錯,和軟銀有些重疊,兩家算是有點合作,但像股指期貨這種市場,毫無疑問是以勸銀為主,所以跟泰和聯絡的人之中有軟銀的人。
現在的第一勸業銀行叫瑞穗銀行,瑞穗銀行是瑞穗金融集團的核心企業,而瑞穗金融集團是什麼玩意呢?資產規模超過萬億美元,只要說出這個數字,就足以代表一切。
有幾年經驗的金融從業者都會把瑞穗喊成勸銀,而勸銀,是沉重的兩個字,中國改革開放之初,它就開始和中國有往來了,至今還跟中國很多的金融機構有完善的渠道關係。
宋東源覺得雷昊有魄力,就是因為他知道勸銀有多麼強大,同時,也因為參與者是勸銀,一切就解釋得通了。
瑞穗在中國的渠道比克達、滙豐這些機構都要完善,在亞太區域也就是滙豐能比,克達都得閃一邊去,它有能力參與、也有原因參與。
雷霆的觸角已經伸到亞太圈了,瑞穗沒點反應是不可能的,就跟泰和不允許雷霆在大陸崛起一樣,瑞穗也不允許有機構搶奪他們的蛋糕。
再說了,雷昊可以因為看到量能而參與人民幣匯率之爭,瑞穗難道不能因為看到量能就跑來和雷霆對沖?金融機構,利益當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