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宋東源的講述,一些中國金融圈更為隱秘的東西,還有監管層的狀況慢慢形成一幅完整畫軸,展現在雷昊面前。
扣除那些雷昊已經知道的,宋東源最主要是給雷昊講述阻力在哪裡。
首先是新勢力的魄力夠不夠大。
中國的金融監管層很複雜,一行三會擺在那裡,然後是中金、國資委等國有資本勢力,還有大大小小不少的協會,加上各個金融機構和資本的渾濁交際,別說外人,即便是雷昊這種內行人也看得頭暈。
但總體來說能分為新老兩派,老牌勢力中,國有勢力的逐利意欲不算非常強烈,其他的勢力卻是手握規則,收割著市場上出現的利潤。
新人最具代表性的當然是央行行長王華宸,他五十二歲、也就是去年雷昊創立雷霆的時候就上臺,一直想推行金融市場化,追逐政績也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證監會有1個主席,4個副主席,中金所有1個總經理,3個以上的常設副總經理,這些職位中,王華宸這群人拿到的比例不多,主席和總經理更全部是偏向守舊一系。
推行金融市場化是大勢所趨,大家尚且能團結一心,是否放開股指期貨的限制,則隱隱成為新人向守舊派發起衝鋒的號角聲,目前來說,守舊派會不會放手是一個問題,即使放手了,王華宸這群人要是搞砸掉,那損失可就不小咯。
延伸下來則是資本面的衝突,基本上和雷霆關係好的人,都是賭性大的新資本勢力,他們為什麼敢比其他人更早和雷霆搭上關係,還不是因為舊有規則很難滿足他們。
像泰和一系的人,炒炒概念、讓證券市場一起一落,賺錢簡直是三個手指捏田螺——十拿九穩。
所以說,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必然規律,有錢有勢的守舊派希望世界抗拒變化,有錢但勢不足的新人們以更好的態度和條件,搶到雷霆隊友的入場券。
體現在資本面上的衝突,就是泰和一系最終和雷霆一系站在對立面,大家居然形成了爭鋒的架勢。
漢隆以前說好聽點叫左右逢源,說難聽點叫首鼠兩端,但也因為雷昊賺錢太厲害,經歷了人民幣匯率之戰,他們開始有徹底倒向建立新秩序的想法。
這也不難選擇,誰不知道在規矩變化之時搶佔高地是獲取最大利益的好辦法,別的東西無法編織好利益網路,但金錢可以,能賺錢的雷昊也就可以。
類似的分析,雷霆也給了雷昊好多份,雷昊看過不少,但很多時候,大事發生之前,你是完全無法預料的。
雷昊沒有猝不及防的意思,反而有種順理成章的感覺,而且他也感受到了宋東源等人最後傳遞過來的難題。
在此時此刻、在這個節點、以現有資本,我們要不要發起衝鋒?勝率幾何?風險多大?利益夠嗎?
“雷總,漢隆以前總是側重股權投資,但事實上,我們不是不看重二級市場,而是……”宋東源帶著一絲苦澀,道:“我們只能撈點邊角料。”
“其實,按照現在雷霆的發展速度,慢慢消磨下去,泰和也受不了,畢竟他們沒有雷總你的眼光。”
“老一輩的人總是要退下來,我們等得起。”
其他人紛紛勸說。
現在的市場,是雷霆代表的資本勢力佔據了上風,雷昊總是能從泰和一系那裡虎口奪食,在大家看來,久而久之就能累積到足夠的勝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