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觀望資金在決戰時刻是少量參與,而雷昊收集籌碼,相當於積蓄力量,讓這些力量完全爆發在此時此處,這種做法很可能是決定勝負的關鍵點。
“你有美聯儲,我有中國央行,美聯儲敢不要臉,中國央行就敢不要皮,而且我們總歸是主場,”聽著耳塞裡面各種報盤的聲音,看著螢幕上資料的變化,雷昊心裡很鎮定:“我還有優勢……”
“時間!”
“現在是美元升值形成衝擊波,假如匯率沒有在短時間內被打壓下去,就相當於市場最少承認了這些匯率,拖一點點時間,再想深入打壓,市場心理都不允許!”
美元升值、其他貨幣貶值,是相當通俗易懂的事情,然而你不可能一次升值就導致其他貨幣持續貶值,總歸是有個侷限性存在著。
雷昊的優勢就在於他現在可以直接防守,對手從佔據心理優勢的前期、轉入了佔據心理劣勢的中後期。
你做空,你要擔心別人是否能防守住,你還要擔心中國央行隨時可能進行的干預,你的“家長”美聯儲已經放完大招、處於CD冷卻狀態了,中國央行還在那裡等著呢。
所以說,要麼速戰速決,要麼退守回去,空頭沒有太多選擇。
更重要的是,雷昊知道對方已經有了利潤空間,北美那群傢伙比所有人都更早確定要做空人民幣,他們開始建倉的時間很早,所以他們有賬面利潤存在。
假如在衝不破6.95、不能觸碰7.0,怎麼辦?管你的,退守6.8,空頭可能還足以讓賬面不出現虧損。
虧的是什麼人?是那些被坑進來的參與者,跟風做空的中小機構會欲哭無淚,然後是大量的套期保值合約頭寸,提高了套期保值比例的企業也會把原本的利潤交出一部分。
這就是金融圈掠取利潤的方式,有人贏就有人哭,大家設定一個模型,收割的是實業和中下層的金錢。
決戰時刻,很多人都緊緊盯住了這邊,空頭無疑是有備而來,攜美元升值和中國金融市場化的優勢,直接衝擊匯率,本來還有中國股市崩盤的助攻。
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中國的股市一直在下跌,但卻毫無崩盤的跡象,匯市裡面,讓人跌破眼鏡的事情也發生了,無論是哪個層面,多頭展現出一種不遜色於空頭的實力。
你來多少單子,我就接多少單子,你不拋單子,我就讓匯率一個個基點慢慢漲,激進的風格中居然帶著大開大合的厚重感,簡直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只剩500萬張合約!”
“300萬!”
“100萬!”
“賣空頭寸完全平掉!”
匯市一般拿10萬美元當做一張合約,由於協議本金太大、匯率變動太小,所以業內人基本上報盤有多種方式,其中一種就是直接說幾張合約,每張合約代表10萬美元的協議金額。
雷昊的頭寸用“張”來計算,就是1000萬,半小時內平掉,絕對駭人聽聞,然而,交易量還在井噴,血腥味瀰漫在整個市場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