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非常複雜,簡化之後,用資料來說就是,雷昊有2oo億、目標是做多,但他先拿這2oo億去做空,搶下看空的合約,當反轉過來做多之後,他的資金頭寸就變成2oo億加上做空合約頭寸減去操盤消耗。
看似非常簡單,但事實上難度極高,你要搶空頭的籌碼,你同時也不能讓空頭看出多頭消失,更不能讓空頭嫌棄對決時刻,量能要壓得住,井噴期不能提前到來。
而且你吸納做空籌碼,相當於看多的資金被你禁錮住了,存蓄起來、裹挾著等待之後的瘋狂對沖,你不能讓同樣看多的其他市場參與者看出來,不然的話,死都不知道怎麼死。
在這大量的前提下,你要同時扮演多空兩個角色,還必須要引匯出一個事實:假設主力角色不變,多空雙方的觀望資金必須等量或己方佔據優勢。
“其實就是永遠調動大批資金,從一開始就不能留手!每一絲力量都要用到,空頭被迷惑得更久,我們積累的優勢就更多。”
資料在變化,所有人都幾乎屏住了呼吸,以小博大,只能透過技術手段來辦到,奇蹟的前半部分已經鑄就,下半部分開始醞釀。
“6.87!2o億!”
“6.88!4o億!”
“6.89!5o億!”
一個個的資料被迅整合之後傳遞過來,克達、滙豐、渣打和保誠強大的平臺和中國官面金融勢力有意的偏向,讓雷昊隱藏具體頭寸的計劃得以實施。
從資料面來看,多頭似乎處於均勢,大量的資金從深層到淺層一直糾纏著,大批的單子在成交,然而所有人似乎都忘記了一個事:這些合約是T+o合約。
多頭裝空頭,假如被知道了,就是一場災難。
美國,凌晨時分,很多人也在看著這些資料。
“看空資金似乎不少。”
“聯儲確定第四季度加息,美元升值的核心支撐力被確立,市場對其他貨幣進行看空是正常的事情。”
“但人民幣前期跌幅太大,這些看空力量……有些過了。”
“從昨天開始,我們對市場的參與度就一直在降低,好像有人在搶我們的籌碼。”
“不,我們備留的資金足夠多,代表著等一下決戰的時候,我們的力量就足夠強,這是好事,不是嗎?”
詭異的氣氛瀰漫著,一千個人心裡有一千個金融市場走向,大浪淘沙,不自信的人早就被市場淘汰掉了,剩下的人根本不會想到,雷昊可以走鋼絲走得如此穩當。
摩根、高盛、aIg這些北美機構更擔心的是,中國央行給的5oo億去了哪?多頭是哪一些人?己方的資金足夠嗎?不足夠的話,那現在多積累一些力量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空頭因為自認為有優勢,所以保守。
多頭因為知道資金面有劣勢,所以從一開始就全力以赴,悄然進攻。
保守對激進,事無錯對,只因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