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雷昊所說的問題,是老生常談,幾乎全世界都知道的問題,難道從你雷昊嘴裡說出來就不是問題了?
“所以我們需要加大對實業的投資,實體經濟,才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石!”坤育接上話,臉上露出莫名的笑容:“我們歡迎所有透過正常渠道進入泰國的資金。”
“但不包括投入證券市場的資金?”雷昊似笑非笑的問道。
“如果一定要我給出答案,我對大資金進入泰國證券市場持否定態度。”坤育回答道。
“假如這些資金來自泰國本土呢?”雷昊再問道。
“雷先生,沒用的,金融是建立在實體經濟上面,資源最佳化配置,你得找到可以配置資源的領域。”坤育搖了搖頭,“而且,某些資本,我們也無法完全管控,我們更不希望出現另一個無法管控的資本勢力。”
一個國家要發展,規矩就必須遵守,像是泰國,即便是亞洲金融風暴的時候,他們也要捏著鼻子讓國際炒家拿走利潤。
這不僅僅是因為西方資本勢力的強大,還因為泰國當時必須保留自己作為一個市場的底線。
你不能說別人來你國內賺錢了,你就直接說這些是違規的,全部沒收掉,這樣的話,你得到了一時的痛快,但以後就沒人敢跟你合作了。
而且泰國的資本勢力呈現寡頭式模型,王室、大財閥、大貴族、軍方勢力、政界勢力糾纏在一起,散戶們用腳投票,表示哥們不陪你們玩了,現在資本市場一片向好,才堪堪恢復些許元氣。
所以,即便泰國央行拿出對機構投資者堪稱嚴苛的管理制度,但已經成規模的資本勢力卻不是他們動得了的物件,現在他們打的算盤是讓更多人分享經濟發展的果實,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
最終呢,你什麼都搞定了,你當然會大權在握,你從中撈取的政治資本、經濟利益肯定不少。
又能賺錢、又能發展祖國、又能實現政治抱負,這才是一個政權應該做的事情。
“穎峰,告訴坤育先生,雷霆在中國的股權投資基金一共募集到了多少錢?”雷昊轉頭示意李穎峰。
“突破100億美元。”李穎峰不自覺的微微昂起頭回答道。
坤育等人頓時倒吸一口涼氣,6萬5000億泰銖等於多少美元呢?答案是1800億出頭,雷霆區區一個成立不到兩年的股權投資部,就直接有了100億美元的基金,簡直……太誇張。
當然,泰方的人非常清楚,雷昊這個數字被誇大了,幾百億人民幣拿去做股權投資?這其中包含的水分肯定不少,但意向資金絕對足夠。
也就是說,雷昊只要願意,他是可以陸續拿到這些錢或者資本的,問題就在於,有一大部分是拿到手也沒有太大利潤,再者雷霆只要出現變故,這些意向也會直接消失。
但這些都不是問題,雷昊想推銷的,不是什麼其他的東西,而是他想建立的模式,一個符合泰方執政黨需求的模式。
“雷霆以證券投資起家,靠證券市場的利潤吸引資金,以金融業哺育實業發展,以基金模式將利益分配給投資人,我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讓足夠多的人能參與進來的模式,我覺得這個模式非常適合你們。”雷昊眨了眨眼,露出了最終的目標。
投資泰國市場有著太大的風險,但如果參與建立一個泰國金融新秩序,那才是一本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