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昊有些目瞪口呆,因為這個結論最終被解釋為ATE的經營狀況沒有任何問題,眾志成城的情況下,被吸引進來的資金更多了。
有SEC的“背書”,又有憋著不出聲的空頭在使壞、還有多頭的推波助瀾,市場上呈現出的是一種進來“絞殺”LEI的態勢。
這簡直太詭異了。
“這種認知差異怎麼可能形成?”雷昊覺得自己的三觀都要被顛覆了。
哪有人會相信如此簡單的佈局,華爾街號稱90%投資者都是機構的事實依據在哪?
但仔細想一想,換位思考一下之後,雷昊就不由得有些苦笑不已。
如果你是站在“大多數”人之中,然後突然有些籌碼可供吸納,在有證監會“背書”的前提下,你會怎麼做?肯定是忍不住建點倉位啊。
至於空頭為什麼要撐著,這個問題很好解釋。
前期做空籌碼吸納太多、現在調轉方向會造成巨大損失之類的原因,財經媒體能給你找出一大堆出來。
那麼情況就有趣了,雷昊自己是已經沒入場吸籌的,別人以為他還在做空,然而做空的另有其人。
當做空的人拋售了手裡的股票之後,他們選擇的方式是融券做空,也就是說,ATE市值300億,但是持有他們股票的總資金超過了300億,超出部分就是融券額度。
這麼一來,相當於做多的力量在增加,做空的力量也在增加,最終肯定要來一次對決,而現在……就是互相吸納籌碼的時間。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百分百確定安特能源集團絕對有問題的雷昊,再一次看到金融市場盲目的一面。
只要有利益存在,追逐利益的人會把局面搞得比電影裡還誇張,最終樓塌的時候,埋在廢墟里的人,才會回過神來,開始追究一些人的責任。
Forest在場外方面的做空數字是35元,額度高達接近20億數字,超過6200萬股的虛擬盤對沖,場內正式持倉超過500萬股,賣空均價38元多一點點。
總體來說,雷昊算上規避到場外的籌碼,總體賣空價位在35.32,額度是駭人聽聞的接近22億。
而且ATE出事,會影響到和它有關聯的公司股價,Forest用客戶資金去做空了這些股票,攏共投進去也有兩三億的數字。
假如按照10%的平均專案盈虧幅度來計算,這是一場輸贏兩三億美金的對賭,但依著雷昊的分析,連貝納德等人都知道,如果ATE擋不住他們的供給,下跌幅度絕對是超過10%的,20%、30%甚至40%都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不過,目前來說,其他空頭的做法還是把LEI頂在前面,然後自己吸籌,最後才嘗試著引爆所有的問題。
週三這一天,買賣ATE股票的量能最終被擠出了1.3億,週四是1.2億,週五則又是提高到了1.5億的數字。
三天時間,空頭吸納了4億美元的籌碼,加上雷昊在前面搞出來的事情,關於ATE的操作總算是吸引到了足夠的目光。
到了週六日,週刊性質的財經媒體冒頭出來,在多空雙方的推動下,LEI有往大反派的方向進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