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有雷昊在,Forest發個千萬級別的債券,居然……供不應求。
就算距離垃圾債券評級只有一個檔次,那些機構卻彷彿看到了三A級證券以垃圾債券利率發售一樣,相關業務負責人不斷表示要購買。
總算是遇到一件舒心事,雷昊臉上有了些笑容,客觀來說,中美兩者的金融體系真的有些差距。
在中國,籌集資金的難度比美國難、也比美國容易,難的是條條框框、人情關係比重,容易的原因也是這樣,人情關係到了,條條框框就可以突破了。
美國也有這些東西,但他的條條框框範圍較廣,如果情況允許,雷昊能讓Forest發售超過本身資產數字的債券,在中國則幾乎不可能。
“有華埠的銀行要去承銷我們的債券嗎?”雷昊問道:“最好是中國城右邊的幾條街道。”
“華埠?”福克斯回憶了一下,搖搖頭道:“沒有,老闆,我們現在的合作物件是克達、高盛、滙豐這些機構的下屬部門,小銀行競爭不上來的。”
“把債券交給華埠的商業銀行,我的意思是,交給裕華銀行的鄰居們。”雷昊打了個響指,開口道:“是時候讓Forest為LEI的戰略佈局做貢獻了。”
“OK,好的,我會去聯絡這些人的。”福克斯在腦海裡回憶著華埠的商業銀行分佈情況,再看了看自家老闆,頓時就是一陣嘀咕,“雷總歸是華人,讓利也讓到華人圈裡面去,我得提醒一下妮雅,最好多招些華裔員工。”
Forest的債券搶手嗎?當然搶手。
在全球經濟不怎麼好的前提下,金融機構們很想把錢花在能夠獲利的地方中,克達、高盛、滙豐等等機構裡面,他們對雷昊的內部評價應該很高階,所以Forest的債券在前期一定額度內絕對供不應求。
雷昊的做法也非常簡單,假如,他把這些債券交給裕華的鄰居們承銷,會發生什麼情況呢?
會讓裕華的鄰居們消耗掉一部分美金,錢少了,利潤預期有了,這些小商業銀行就會發力爭取更多的儲戶、給出更好的條件,擠壓掉裕華的生存空間。
對雷昊來說,反正在沒有商業銀行之前,Forest和第一層資金供應鏈沒有直接接觸,這個錢反正是要給人賺,那麼用來表現一些東西,也是可行。
“雖然是餵了飯給他們吃,但如果效果太好,特別是在我收購裕華受阻的前提下,這些傢伙會有什麼反應呢?”雷昊心裡面有些算計別人的惡趣味。
要是Forest的企業債具有超高利息收入,承銷這批債券的機構肯定會樂到嘴到歪了,他們可以藉此拓展業務、招攬儲戶,然後掉過頭來,他們就會看到Forest對自身的生殺予奪,緊接著……還用想什麼,求合作啊!
雷昊打算募集的資金量級絕對嚇死人,但前期也就兩千萬的額度,他有把握,讓這兩千萬迅速增長,讓票面利息變多,讓所有人都看到LEI明晃晃的野心,也讓所有人都搶著來做合作者。
“唯一的壞處,就是控股無礙,但股份也不可能更多了。”雷昊嘆了口氣,“不過只要能控股,銀行的估值其實有大半算在經營團隊的身上,按照我的模式,大部分都體現在LEI投資領域的成績,算起來……”
“能接受!”
“無法掌控更多股份的話,裕華也就並非第一選擇!我要拿回主動權!”
雷昊很快就下定了決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