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行長。”
“按照輩分,你可以喊我林伯伯。”
“咳咳。”雷昊不擅長剛見面就喊別人叔伯,也不清楚林安西和裘家的關係,只好略過這個問題,擺出認真的表情,開口道:“我想介入商業銀行的運作,你覺得……需要些什麼?”
“買一個,按照本地法律法規,把它發展起來,別無他法。”林安西攤開手,愛莫能助道:“在國內不允許你們開設銀行,國外雖然可以,但本地政府看管很嚴,你能借助的,一般都是本土力量。”
“比如雲靖東等金融圈華人的力量?”雷昊偏了偏頭,問道:“又比如本地華人的存貸業務?”
“前者可以,後者難,除了大陸本土,你到哪都是外來者。”林安西道:“存貸業務、資金結算、貨幣運轉,大家都有自己選用的銀行,憑什麼跟你合作?”
“老美的商業銀行體系比較成熟,小型銀行為散人客戶服務也為中型銀行服務,中型銀行為中小客戶服務,也努力打通大小型銀行通道業務,大型銀行什麼都做。”
林安西稍微多說了些話,頗有種傾囊相授的感覺。
從對方的嘴裡,雷昊也聽到了一些檔案資料裡沒有的東西,美國的金融體系總結起來,就是一個遍佈著經紀業務的體系。
底層機構大多數情況下會充當經紀人,把它們做不了的業務遞交給上一級的機構,也收攏資金投入到上級機構的優質專案之中,自然人小客戶只能算是其中一環。
雷昊沉默下來,他想做商業銀行,只有擁有一個自己的商業銀行,才能讓自己的付出得到最大化收益,也只有擁有一個自己的商業銀行,才可以健全LEI的體系骨架。
原先,雷昊還想著找同胞們合作一把,先立足華人圈,再向外輻射,現在對方開出的條件看似合理,卻不適用於自己的心理底限,怎麼辦呢?
雷昊看了看林安西,對方眼裡只有一種平靜,作為中資國有機構,體制內的人向來會更多為政治多加考量。
再把目光投向不遠處,一直把注意力放在這邊的雲靖東感受到了,直接端著酒杯走了過來。
“雷總,你考慮好了嗎?”雲靖東自信滿滿,資本是逐利的,他覺得Forest和華人商會是合則兩利。
“我更傾向於其他方式。”雷昊最後努力了一下。
“我們需要擁有共同的、更深入的利益連結點。”雲靖東搖了搖頭,但還是開口道:“不過,不管如何,華人商會歡迎你。”
說到最後一句話的時候,雲靖東頗有主人翁態度,他個人資材或許無法算得上豪富級別,但靠著職位和影響力,隨便一些專案都是幾千萬過億的資金流動。
跟雷昊的合作,對雲靖東來說只不過是多收了一個“小弟”,即便這個小弟前途不錯,但……誰知道呢,也許下一個月,Forest就是華爾街的一具枯骨呢?
“那我拒絕。”雷昊笑了笑,冷靜的說道。
融入圈子的代價不能接受,那就自立門戶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