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張東峰談判的時候,雷昊是得到了一些允諾,也接受了過渡的條款。
原因很簡單,雷昊要的太多,張東峰不認為雷昊值得這麼多,所以雙方先拿建希投資過渡一下,最後再行調整。
這也沒什麼,你不相信我在股權投資這個領域有能力,那我證明出來就是了,選幾個短期能出現盈利的投資標的操作一下,到時候大家再來談便是。
但從未來資訊中,雷昊卻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他選的投資專案,全部……被搶了。
就跟股市中搶籌一樣,雷昊看中哪一個投資專案,哪一個投資專案被搶的機率就大大提升,而這些專案有部分甚至是他不用介入都會被建希投資成功斬獲的目標。
如果沒有未來資訊,雷昊會知道這些嗎?肯定不會。
那麼事情會怎麼發展?肯定是看著好專案被人搶走,己方吃點殘羹剩飯。
這裡面要是沒問題,雷昊傻了才相信,當他選幾個出現虧損的專案給出去的時候,毫無意外,還是被搶。
能威電池如是,力鎧能源也是這樣,那就有意思了,我不管你是誰,你搶了一坨屎回家是肯定的事情,我需要做的,就是藉此確定事情的性質。
到底是不是陳建希和張東峰搞的鬼,自己又能從中得到什麼?雷昊摸索並實驗著。
薛睿德則是略微能看出雷昊在算計著什麼,但全域性無法看清,他只知道現在是比較重要的時刻。
雷昊手裡有大量資金,這些資金的回籠和流轉分佈都需要一定時間,在這段時間內,海庭吞掉聯北和盈意,達到初步整合的標準,股權投資部門也會成立起來,再加上跟新合作物件談妥條款,最後整個機構開始順暢運轉起來。
這需要一些時間,半個月、一個月都有可能,雷昊的一切工作就是在推快程序,然後他就可以抽身出來,把精力多分配給其他領域了。
接下來的幾天,雷昊不時從建希投資那邊得到資訊的反饋,他也像是盡心盡職一樣,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基本上就是對價格進行預估。
雷霆和海庭的發展也有條不紊,資金回籠然後分散回去,大專案需要簽字的檔案則直接送來首都給雷昊籤,一些潛在的合作物件都在這幾天幾乎見了個遍。
4月6號,週五,建希投資。
這一次到場的人就多了,張東峰、何瑞、賀世強、宋東源、陳建希,加上雷昊本人,一個不落,重要人物全都聚齊。
只是會議室的氣氛可不是很好,宋東源臉上的是擔心,其他幾個人是臉色陰沉。
“1000萬,沒能拿到力鎧能源的股份。”
“能威電池的融資專案也泡湯了。”
“看起來,競爭對手的心理價位比我們想象中要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