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昊發現,“未來的自己”給他開了個玩笑,這串英文字母,很可能就是答案。
這件事也讓雷昊確定了一個事情:他也許有渠道可以窺視未來,也能有足夠的金錢知曉更多的未來,但“未來的自己”可不願意讓“現在的自己”生活在一個無趣的世界中。
總結來說,就是雷昊知道以他自己的心態,是不願意讓生活變得無趣的,所以未來資訊的使用便只會針對一部分事情,而不是全知全能。
用哲學一點的方式來解釋,其他人的未來是由每一個人相互影響而發展形成的,雷昊卻是在這個基礎上增添了許多個時空的“未來的他”。
每時每刻都在知曉一些事情,那麼未來就每時每刻都在變化,雷昊原本擔心自己會如同機器人一般生活下去,現在看來……只要他自己不答應,那麼擁有共同信念的多個時空中的“他”,就不會讓這件事發生。
就比如這件事,雷昊覺得如果他已經經歷過了,那麼會完完全全告訴“一週前的自己”嗎?應該是不會,發一串英文字母,給點助力便就也是了。
“又想到這些問題,頭疼啊。”撓了撓頭,雷昊覺得自己最近有向哲學家發展的狀況。
他撓頭的這個動作,卻是被當做沒有信心的表現,羅賓心裡面就鬆了口氣。
1500萬人民幣?事實上原來只是150萬,而且問題很刁鑽,電視臺也別有目的。
餘下的錢,是羅賓補上去的,他家裡有個企業,能用一些手段拉來贊助。
那些個題目,羅賓覺得以四分之一的機率來說,雷昊大概是會拿走四百萬,換成美元是不到七十萬,這個數字不小,但節目可以拿“百萬美元測試中國人”的噱頭來做推廣,想必贊助效果是有保證的。
在不怎麼虧本的情況下,能幫自己出口氣,羅賓覺得這筆錢花得挺值。
“答對了是應該,答錯了是罪過,果然是玩弄輿論的人,這招數髒得可以。”雷昊換好了衣服,看著父母和女朋友擔憂的表情,又感受著周圍人複雜的眼神,把所有的情況都分析了個遍。
雷昊不知道自己原來答得怎麼樣,但他很清楚,如果那些字母是真實的答案,這件事就有趣了。
“請戴上耳機,面對著這邊,對的,你不可以回頭看其他人……”節目組的老外在跟雷昊協調著。
按照這些人的吩咐,做了些準備,雷昊心態上也沒什麼劇烈的波動,等到開機,主持人的言語卻讓他臉色更冷。
“中國是個保守的國度,但很奇怪的是,他們在很多地方卻並不保守,比如說文化變遷……”
“五千年的文化遺產,他們繼承了多少?節目組對此深表疑惑,經過贊助商的同意,我們找到一個普通的中國人,讓他做四選一的選擇題,每答對一道,我們的贊助商將會給中國慈善機構提供百萬捐款……”
戴著耳機,雷昊只能聽到導演和主持人的說話聲,但攝製組給配備了實時翻譯。
雷昊感覺對面主持人彷彿在對著他諷刺:你們家怎樣怎樣,你們家人怎樣怎樣。
是的,自問愛國情懷很普通的雷昊,在聽到這些話的時候,他擁有的就是這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