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事近半年,雷昊跟餘榮這群人的關係很是親近,開開玩笑也無傷大雅。
餘榮很享受這種親近的關係,這也是他敢不停來騷擾雷昊的依仗,他也早就想好了,即使是磨也要磨到雷昊答應。
“雷總,出售分析報告,實際上是在引導市場,讓市場往我們有利的方向運轉……”餘榮繼續纏著雷昊解釋情況。
“好啦,老餘你那分析部是還沒學會走,就想開始跑吶,好高騖遠了哦。”雷昊擺了擺手,對餘榮這種磨人勁很是無語。
這件事情對餘榮來說有多重要?雷昊其實很清楚。
分析部門如果沒盈利能力,那就是其他部門的附庸,假如開啟了出售報告檔案的渠道,地位就開始變化,從附庸變成了獨立,甚至可能從獨立變成領導。
兩者之間,天差地別。
雷昊也希望分析部門能發展起來,但是沒辦法,現實不允許。
那麼,為什麼餘榮還要纏著自己?雷昊有些哭笑不得,他知道這是因為分析部的實際靈魂是他:雷昊。
從確定投資標的,到蒐集資訊、分析資料、計算變數,半年來都是雷昊在劃定範圍並且給出方向。
所以餘榮想發展,離不開雷昊的支援,更直白的說,分析部門就是幫雷昊打雜的。
在聽到雷昊“不留情面”的吐槽之後,餘榮半點生氣的意思都沒有,反而是滿臉無賴的表情,就跟向長輩要糖的小孩子一樣。
老實人變滾刀肉,雷昊確實很無奈,他不是不想發展分析部,而是沒那個能耐,未來資訊時有時無,針對的領域也經常變化,完全限制住了這個專案的發展。
既然沒辦法做大做強,那還不如不做。這就是雷昊的看法和決定。
等到餘榮離開,雷昊才算是鬆了口氣,心裡面卻也升起一絲對餘榮的愧疚。
在整個雷霆投資裡面,餘榮是雷昊的嫡系下屬,但因為現實的需要,他只能被分配到分析部門,暫時來說,權力是增加了,長遠來說,卻沒什麼發展前景,收入也會開始跟不上其他部門,想獨立成子公司更是遙遙無期。
可以說,在雷昊的規劃裡面,餘榮是屬於有所犧牲的一部分人。
“里歐、老陶、老向這些人是做基金,前途遠大自不用多說,老餘吶,等到幾個基金專案再成功幾次,也不知道他會不會埋怨我。”雷昊嘴角露出一絲苦笑。
公司發展會有側重點,雷昊即使覺得虧欠餘榮,卻也無可奈何,思考了很久,最終除了在其他地方多補償之外,他也想不到更好的辦法。
放開這些事情,又批閱了大部分檔案,雷昊按照習慣,又開啟了聊天群,準備看看有沒有什麼未來資訊,這一看,卻是發現了一個讓他激動不已的情況。(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