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昊眼裡,蘇逸文前期不會是一個下屬,而是合作者,對方如果願意來雷霆投資,就是帶著BUFF過來的。
很多情況下,一些公司是不願意就某些問題和雷霆投資進行接洽的,但假如出面商談的是蘇逸文,那就不同啦,好歹也會給點面子。
別的不說,你去港島滙豐談一談業務,蘇逸文出面和雷昊出面,那待遇簡直天差地別。
一個億,雷昊敢給,蘇逸文也敢收,但他又不想收,被這數字震撼之後,他便開始衡量起得失。
“這小子猴精猴精的。”蘇逸文在心裡嘟囔了一句家鄉話。
其他機構給蘇逸文的年薪很正常,加上獎勵標準、乾股分紅、股票期權等條款,他有自信拿個四五千萬港幣。
雷昊喊出一個億,其實他心裡也有自己的算計,蘇逸文如果來雷霆投資,帶來的價值肯定是不止這個數,只要談妥幾單撮合業務,打好港島分公司的基礎,這就已經回本了。
更何況,雷昊的重點不在這,而在於另一份複雜的計劃。
根據員工貢獻,按照合同,中高層都可以在年底享受乾股分紅,如果你對公司的貢獻大,那麼股份也可以拿。
這裡面說起來很複雜,各種資料列出來也能讓人看得頭暈眼花,但是蘇逸文卻看到了非常重要的一個點:他有機會拿到股份,而且能不能拿,能拿多少,全看他對公司的貢獻。
雷昊把公司在一年後的估值定在20億,超出的幅度就有蘇逸文的貢獻,假如蘇逸文的貢獻超過雷昊,那麼給股份,如果沒有,那麼按照合同給乾股分紅。
在蘇逸文看來,他當然是要股份,乾股這東西是虛的,即便是雷昊給了增量分紅,也只是給錢。
“我給你機會,就不信你不上鉤。”雷昊看著正在翻閱資料的蘇逸文,心裡面很自信。
毫無疑問,蘇逸文很有能耐,進入雷霆投資之後,肯定可以幫雷昊賺到錢,但憑什麼來雷霆投資?雷昊給了一份帶著對賭協議的合同。
該給多少資金,該給多少支援,雷昊都做出了規定,如果蘇逸文能把扣除雷昊之外的業務帶起來,並且達到超過雷昊成績的地步,那麼……我給你股份,很多的股份,確確實實的股份。
蘇逸文能做到嗎?會入坑嗎?能接受嗎?雷昊覺得會。
“不得不說,雷總,你這份合同很有誠意。”蘇逸文果然是心動,別有深意的看了雷昊一眼,道:“也很有自信。”
既合作又競爭,雷昊的態度表露無遺,蘇逸文當然心動,他是誰啊?他是港島滙豐前行政總裁。
什麼債券撮合、實業投資、渠道獲利,對蘇逸文來說,那都不是事,而且他進入雷霆投資還有個好處,就是不會被港島滙豐視為競爭對手,很多原本不可能合作的領域,看在雷霆投資是個小不點的份上,就有了商榷的餘地。
雷昊有自信,蘇逸文也有。
開什麼玩笑,我混金融圈這麼多年,和你一個出道才幾個月的後輩競爭,會輸?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