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鳴子。
古時修家,開創小小一座岐鳴劍廬,門中一共只有十七人。因與天魔宗發生爭執,一怒之下率領十六門徒強攻空來山,強攻空來山。
那時的天魔宗是為人間修行第一大宗,僧、道、儒、巫各宗在昭彰魔焰下都黯然失色;岐鳴子卻是籍籍名之輩。可就是這籍籍名之輩,一戰六十年。
整整六十年,自山腳一步一步殺向空來山巔,岐鳴劍廬十六弟子盡數戰死,數天魔大修喪命,最終岐鳴子殺到天魔大殿門前時候天劫道,飛仙去。
仙人已去,留給人間傳奇一戰。
蘇景曾得戚東來相贈岐鳴子傳承,後離山定議,於離山腳下修建岐鳴劍碑一座,前輩仙長劍法公諸於世,人人皆可學。若仔細計較的話,蘇景也算是岐鳴子在人間的佈道晚輩。
今ri中土,自劍碑前習劍者中,而所有修習劍碑記載劍法者,全都自認岐鳴劍廬門徒,現在或還人有太高成就,但假以時ri、必有人能悟透岐鳴劍真諦,大放異彩
蘇景是愛劍之人,自然仔細鑽研過岐鳴子傳下的劍法,未做真正修習,但借鑑、領悟總是有的是以此刻,老道動劍一瞬,他就認出此人的劍法。
再聯想之前戚東來所說‘此人劍上,三千天魔弟子血海深仇’,蘇景又哪還能不知曉老道的真正身份。
飛仙去兮,仗劍歸來,再戰空來山
上一次岐鳴子血戰空來山後,天魔宗內大修十者喪其九,元氣大傷實力一落千丈,又再勉強支援了千年終告傾滅,人世間好一陣子再不問‘天魔’二字。
魔焰熄了,魔殿荒了,天魔宗覆滅,但天魔宗的傳承未斷,殘存的修魔之人遁出修者視線、做休養生息再圖發展。
滅宗之後,蚩秀之前,前後有過三代魔君,均為師徒傳承。第一位魔君,也是戚東來、蚩秀的‘太師公’曾親歷岐鳴之戰.引以為恨,畢生恨事
天魔宗行事,一意孤行不留餘地,但他們也有自己的講究,一是與‘不死不休’正正對照的:一死介休。再大仇怨,人死燈滅;另則是:技不如人、死了活該,技不如人、死也痛。
岐鳴子未死,但他飛仙了,離開這個世界,此間仇怨僅限此間,岐鳴飛仙,魔宗慘敗,不過這段仇怨已經了斷,事情結束了。
來ri若有魔宗弟子飛昇去,於宇宙中遭遇岐鳴子,也不會再追究此事,輸了就是輸了。你成仙我敗亡,這就是那場人間較量的結果了.人間較量,不帶走,俱往矣。
坦然認輸,也是天魔本色。
提起岐鳴子,魔宗門徒不皺眉,但人會說‘待我飛昇天魔後,必斬岐鳴子’這等話,不止不說,甚至連想都沒想過,已經有了結果的事情,再去翻舊賬不是天魔作風。
唯獨戚東來、蚩秀的太師公放不下。
不是‘太師公’心境還不如普通天魔弟子,只因此事另有內情:那時岐鳴子攻山,魔家弟子迎戰,很魔宗高手就發覺這一戰.可能會打很久,但最後輸的不會是岐鳴子。
要想在岐鳴子劍下保住天魔宗,只有一個辦法:千魔聚頂。
魔宗前輩,修行路盡,到得陽壽終了時仍望成魔,會提前了斷,不去闖那根本不可能闖過的天治殺劫。自我了斷,天魔秘法的畢生修行,讓這些屍身有可能保住一部分生前修為。
人死了,但屍體中的魔元真修仍有保留,十具前輩屍首中,能有兩三具保持部分修為;屍身能留住多少修元定數,大都一兩成的樣子,也有個別幾具屍身,竟能留住七成修元。
能保住修為的屍身,栩栩如生不腐不蠹;不能儲存魔修的屍身則與常人異,不久後化歸塵土,消逝去。
天魔前輩不渡天治提前自裁,也根本不是為了保留全屍,修行人望長生,修不成今生再投胎,誰會在乎死後屍身如何,此舉只為給後輩弟子留一筆‘財富’。因為天魔宗內,有‘千魔聚頂’之法。
與灌頂強提修為頗有相似之處,不過是行秘法,從一千具前輩屍身中抽奪法力。法門是有的,但在岐鳴子攻山前從未有魔家弟子修習過。一是即便天魔行事所顧忌,也不願打擾那些遺骸的‘清靜’;另則,灌頂、提修這類法門,能強大一時沒錯,但也會摧毀身魄本元,以後再想jing進千難萬難,此舉異自毀仙途。
沒人試過的法門,能不能成功不得而知,卻是保住天魔宗、抵抗岐鳴子最後的辦法了。當時的空來山魔君傳令,自己兩個弟子不入戰,即刻進入頂峰天魔大殿,做‘千魔聚頂’之修。
修行需要時間,上至魔君,下到普通魔徒,就給這兩位師兄弟爭取時間,爭取到整整六十年。
兄弟兩人,做師兄的未能闖過秘法險關,奪力半途魔元沸騰暴體而亡;師弟奪力勉強順利,六十年、千魔聚頂,從未體會過的強大力量力量提升,靈覺暴漲,動心識掃過空來山.四處遺骸、血腥巖巒,所有同門都在死撐,用xing命去拖延,只求給魔殿中進行的秘法再拖出一點時間
可是‘師弟’暫時法離開天魔殿。魔功初成,但千道魔元遊走於身,躁動難抑,全靠天魔殿內法持相護,他現在才能活,一旦走出魔殿,立刻就會暴體而亡。
天魔宗每有重度都會於天魔殿內行法,不是沒道理的。這座大殿既是魔宗弟子的圖騰所在,也有真正天魔的氣意行轉,可助法、護身。
既然法離開魔殿,師弟就收斂心神、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等岐鳴子入殿,他不是要搗毀魔殿麼?等他來
等到了,岐鳴子終於來到大殿門外;
再也等不到了,誰能想到就在他入門前一刻,天劫降臨,中土人間又成就了一位逍遙真仙。
做夢也料不到事情竟是這樣結果
數人寄望於我。
數人為我阻擋來敵。
數人死而憾只求最後我能斬殺妖道。
師兄待我甚厚,兩兄弟一起長大,一起承擔最後的希望,他敗亡、死時來不及說出半字遺言,只有最後向我望來一眼,從那時起就時時刻刻再不會散去的目光永遠注視於我仇敵卻在決戰前一瞬飛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