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上官畫屏轉醒,司空厲總算鬆了口氣,這位觀音宗宗主對於如今的大楚而言,至關重要,可千萬不能出什麼岔子。
司空厲抱拳謝道:“多謝宗主相助,若非如此,只怕本將早已死在了那座陣法之下。”
上官畫屏嘆了口氣,似是有些惋惜:“只可惜,老身拼盡全力,仍是沒能替軍神當下那位神仙的臨死一擊。”
司空厲擺了擺手,說道:“世間哪有那麼多十全十美之事,宗主做得已經很好了。經此一役,本將不但活了下來,更是讓梁國損失了三成氣運,只可惜如今本將內力被阻斷,無法繼續南下攻城。”
一旁的百里勁抱拳道:“末將願領麾下將士,繼續攻打涼州三城,望軍神批准。”
司空厲卻是搖了搖頭,說道:“非是本將不信百里將軍的領兵才能,只不過剛剛那一戰,我大楚折損了近兩萬將士,且士氣低落。再說了,如今本將已無力再戰,而梁軍並未有所傷亡,銀虎城內更有數位武道高手在,反觀我大楚,本將與劉總管皆受傷不輕,如今這大勢已在梁軍之手,咱們還是避其鋒芒,先行回朝覆命,之後再做打算。”
百里勁聞言,點了點頭,雖不情願,但這位大將軍也明白司空厲所言非虛,雖說楚軍折損並不算大,且單論雙方整體兵力,優勢仍在大楚手中,只不過銀虎城內不僅僅只有那四十萬梁軍,更有數位武道宗師在列。
光是那張大器榜上的頂尖,便有三名,百里勁武力不俗,只不過比起這些人而言,毫無勝算,若是被梁狗在萬軍叢中取了自己首級,那可真就是貽笑大方了。
思來想去,只得按照司空厲所言,先行班師回朝,待到軍神養好了傷,再做打算不遲。
可如今優勢盡在梁國一方,李劍又豈能容司空厲安然撤退,孫聚賢、柳公仰二人一馬當先,齊方緊隨其後,三人一馬當先,三道人影已殺至白象城外。
守城士卒來報:“啟稟軍神,有敵情!”
司空厲眉頭緊鎖,如今自己重傷在身,劉懷亮、上官畫屏兩位高手同樣已是強弩之末,無法應戰,只得先叮囑百里勁率大軍防禦,自己則想辦法撤退。
司空厲沉聲道:“但是他們三人趕來,倒不足為懼,但如今梁國氣勢如虹,李劍勢必會率大軍來犯,為今之計,只有棄城,向北方撤退,儘量減少我軍傷亡。”
銀虎城內,楊修站在李劍身邊,沉聲道:“慶王殿下,如今形勢逆轉,大勢已在我大梁之手,孫掌教、公仰法師和齊宗師已先行一步,還請王爺下令,全軍出擊,將雍州三城奪回才是!”
隨著李劍一聲令下,銀虎城城門開啟,四十萬梁軍浩浩蕩蕩,騎軍在前,歩軍在後,朝著白象城奔襲而去。
卻說孫聚賢三人在距離白象城一里處停下腳步,幾人修為雖高,但面對近四十萬楚軍,仍是不敢輕舉妄動。
柳公仰沉吟道:“孫掌教,如今司空厲重傷,白象城內再無頂尖高手,正是我等襲殺司空厲的大好時機,想必王爺也已看清當下的局勢,勢必率領大軍馳援而來,還請掌教下令,如今我三人是攻是等。”
孫聚賢皺眉看向那座高聳的城樓,城牆上,楚國軍旗迎風飄揚,雖說司空厲重傷,可面對四十萬大軍,光憑自己這三人,難以成事,只不過機不可失,一旦放任不管,楚軍勢必棄城撤退,若是讓司空厲安然返回楚國境內,等到此人恢復元氣之後,必定再次發動戰爭。
一念至此,孫聚賢嘆道:“即便王爺親率大軍前來,從銀虎城趕到白象城,也需至少小半個時辰,法師需知,時不我待,一旦咱們錯過了這次機會,下次不知道還要等到什麼時候,就讓老道先行一步,你二位為我掠陣。”
說著朝向白象城狂奔而去,雙手不斷結印,白象城上空烏雲密佈,雷聲陣陣。
柳公仰見此情形,嘆息一聲:“阿彌陀佛,我佛慈悲,小僧此舉,也是為了我大梁少死些人,還望佛祖恕罪。”
梵音四起,柳公仰請出一尊尊佛像金身,就這麼懸坐於白象城上方。
而死敵就在眼前,齊方更是戰意高昂,抱拳道:“孫掌教,齊某願同往!”說著身形拔地而起,以悍然之姿,直直砸在城樓之上。
城上楚軍見到一道人影襲來,紛紛朝著齊方圍攻而去。後者冷笑一聲,雖說我齊方曾被卓不凡一劍逼退,卻也不是爾等凡夫俗子可抗衡的。
說著氣運全身,爆發出驚人威勢。所到之處,楚軍全無一合之敵。
葉青崖見狀,抄起一旁長槍,也加入到戰局當中,這位歩軍統領戰力不俗,可面對拳法第一人齊方,即便拼盡全力,也只能勉強接下三招而已,三招一過,被齊方一拳轟在長槍上,那杆堅硬長槍被齊方一拳砸出一個驚人弧度,狠狠撞擊在葉青崖胸口,後者吐出一大口鮮血,朝後飛去,重重摔在地上,就連爬起身的力氣也沒有。
如今楚國陣中,司空厲與上官畫屏已無力再戰,只有受傷最輕的劉懷亮尚有一戰之力,見到齊方在城樓上大殺四方,不斷有楚軍被這位拳法宗師一拳轟在胸口,當場氣絕。
劉懷亮先運氣護住心脈,縱身一躍,朝著齊方直衝而去。
與此同時,一道道雪白人影從北方趕來,正是接到上官畫屏師命的觀音宗眾人。
杜雲奇抬頭看向那烏雲密佈的天空,沉聲道:“是齊雲山的引雷秘法,諸位師兄,師尊如今有難,咱們需加快腳步。”同時十八人共同結陣,用來抵禦孫聚賢的引雷秘術。
城樓上,司空厲在百里勁及一眾楚軍的掩護下,快速撤退。
不遠處的齊方見狀,豈能容這位仇敵生離此地,雙拳裹挾風雷之聲,就要去取走司空厲的性命。
而劉懷亮則攔在齊方身前,嗤笑道:“想殺軍神,先過我這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