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心裡更加穩了,葉淨能說的跟葉法善說的一樣,是同一位神將,看來八成真是那位天神下凡,自己此番機緣果真不淺,那神將是真,所賜的那龍肝應該也錯不了。李隆基沒急著說龍肝,而是繼續問道:
“不知這位天蓬元帥到底是何人?葉仙師能否替弟子解惑一二?”
葉淨能聽了皇帝這話,微微一笑,他扶了一把鬍鬚,看著葉法善說道:
“陛下何苦為難貧道,要論及上界之天人神將,葉道友可是比貧道高明的多了,吾等一介山野散修,往來上界可萬萬不如葉天師方便!”
葉法善聽葉淨能這樣誇自己,急忙擺手謙虛,嘴裡說著慚愧不敢,皇帝這才知道,他身邊這位太史局的越國公神通竟然修到了這般境界,人間天界可以來回的竄門,看來還是小瞧了這位,以後可得好好的挖一挖,難怪可以帶著他夜遊廣寒宮。
其實年輕的皇帝也是有所不知,葉法善能夠自由往來人間天界,並不是他的道行比葉淨能高出多少,而是他的身份。作為大唐帝國的隱秘保護,從某種意義來講,他們這一支就是人族的皇道氣運,就是所謂的龍脈,只是今時今日人族剛好輪到李隆基當皇帝,而他們這一脈是他葉法善當家。如果沒有國運託著,他葉法善也就是個普通修行人,等閒是不能上去的。
上天啊,哪有那麼容易,什麼阿貓阿狗都想去,那天界就不是天界了!因為職務之便,葉法善可以不那麼難的上天,日子久了,再加上先輩們的積累,他對於天界的見識自然就比只在宗門修行的葉淨能深厚的多了!
葉法善眼見於此,也不好推脫,再加上此刻三人都不是凡夫俗子,此等事在他們這便不算什麼隱秘,談不上洩露天機,皇帝這位人間君王的地位在天界都是極高的,他也不用隱瞞,當下便仔細的給皇帝講述起來。
原來這天蓬元帥,全稱為祖師九天尚父五方都總管北極左垣上將都統大元帥天蓬真君,是先天北斗破軍星的化身、金眉老君後身,尊號天蓬玉真壽元真君、北極法主天蓬都元帥蒼天上帝、護國消魔真君、證果法雲普覆天尊,居法陛下元應太皇府。是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四大護法天神之一,為北極四聖之首。法身四頭八臂,各執戈矛、戟劍、帝鍾、印、火槍、火索,紫袍,金甲,頭戴逍遙華陽巾,現於鬥中,怒容赫赫,威鎮軋坤,徧身雷火煞炁。統領雷公電母,風伯雨師,側有從童,或騎夔龍,部領一氣都統大將軍,直月五將軍,飛鷹走犬二使者,無義神王,威劍神王,戰伐神王,聾兵啞將,黑殺洞淵,三十六大天將,三十六萬天兵,無鞅天仙兵吏,並在煌煌紫雲火焰之中。上輔玉帝、分司梵境,下臨泉淵、整隊元皇。凡行雷法,無天蓬不可以役雷神、獨行雷法,無天蓬不可以顯驗,正是上界一位了不得的真神。下屆的很多修行人也是鑽研習練天蓬元帥所傳天蓬法咒,比如上清派支派北帝派、神霄派等,其天蓬咒、天蓬符、天蓬印,天蓬鍾、天蓬神尺、天蓬大法等也是廣泛流傳,影響較大。
“世間多有傳言,春秋之時魯國有一大夫姓卞名莊,此人與先聖孔子同歲,為人至孝能搏猛虎,領軍作戰亦是勇猛果敢,死後得以封神為天蓬元帥,貧道以為不然!”
皇帝聽了葉法善的話,不明白為啥他不信天蓬元帥是那卞莊死後被封的。葉法善見皇帝發問,不敢隱瞞,繼續講吓去。原來在這宇宙中,有神有人,有仙有鬼,有妖有怪,有魔有精,有獸有靈。而人又有凡人和不凡之分,不凡之人就有聖,有仙,有佛,以及如皇帝,老子,孔子這般身份特殊之人。
神可分為先天上神和神格封神,比如日神,月神,水神,火神,風雨雷電等都屬於先天上神,三清四御,神農,伏羲,女媧,炎黃蚩尤,也都是先天大神,他們屬於先天自然之體,與天地同根同源,不死不滅,非可學也!而所謂神格封神又稱為後天之神,他們生前為人,死後因為德行好而被加封為神,諸如山神水神城隍土地,他們被天帝或皇帝追授補入神格,孔子,關羽,伍子胥,屈原,包括百年前的李靖秦瓊敬德等,都屬於這一種神明,還有人為了好區別,將這一類神統稱為地神。
至於仙佛聖人,本身乃是肉體凡胎,只是透過後天修煉天地本源神靈之氣來得以超脫束縛,守五戒十善,仙修術法神通,佛為覺醒,聖為造化,這些人或刻苦修習,或行善積德,有人修煉內外丹,還有人被天神點化,更有大機運者服食了什麼天材地寶即刻飛昇,自此以後逍遙自在,長生不老,有點先天大神的意思了。
“葉道友此言貧道覺得有理,那謠傳是天蓬元帥下凡之卞莊,死後被追授為先天上神之說應是不對,不過先天上神乃是自然靈體,可化萬物,他於魯國化為卞莊亦無不可,只是言說死後追封乃是凡人愚昧,應為身外化身死後重歸本體而已!諸如太上玄元皇帝應為道德天尊化身同理。”
皇帝李隆基眼看著二人有點跑題,這都扯到他家老祖李耳身上了,他趕緊出聲打斷二人。
“兩位天師都是術法高深之人,見識之高遠,弟子望塵莫及,只是朕昨夜得天神賞賜一顆龍肝,食之其味甚美,今日特請二位天師,實乃貪心所致,不知二位天師可有辦法再合得那龍肉吃否?”
葉淨能一聽這話,心裡明白,原來這才是找他來的真正目的,這主意肯定是葉法善提的,他也不點破,明白自己不好推辭,當下也不扭捏,豪爽一笑。
“這有何難,還請索水一盆!”
皇帝聽了這話,噔噔噔親自跑去接了一盆水,端到了葉淨能面前。葉淨能因為要面聖,自然不能佩劍前來,但殺龍卻要用寶劍,當下給皇帝明說,要施法需得用劍,希望皇帝准許。皇帝轉頭看看葉法善,見對方微微點頭,便放下了心,準了葉淨能的要求。
葉淨能也不如何動作,只是伸手輕喝一聲:
“劍來!”
就聽的耳邊隱隱有風雷之聲傳來,再睜眼時,葉淨能手裡已多出了一把寶劍,這把劍正是葉淨能平日所用之道劍,此刻寶劍在手,只見葉淨能將道劍橫於腿上,又凌空作法書符一道,空間五行竟被他隱隱攝在一張透明的符籙內,他將那寫好的透明符籙拋入盆中。
那符籙入盆見水即化,盆中水慢慢開始沸騰不止,雲霧鬥闇,葉淨能再將手中劍朝著盆中水緩緩刺去。盆不過一尺,那水也不過半尺多,劍卻有三尺餘,可說來也怪,那劍入水就沒了,彷彿雪入沸水一般化得無影無蹤,葉淨能就這樣把整把劍化入了盆中水。過了良久,盆中水漸漸停止沸騰,霧收雲散,空中現出一金甲小神人,送肉腿一隻,葉淨能伸手收得,那小金人又憑空消失,他再轉手將那肉進獻給了皇帝。
皇帝一見此肉,與昨夜夢中所得龍肝氣味相同,料想葉淨能不敢欺瞞自己,他也不好問葉淨能是如何殺龍取肉的,只是不停的誇讚師尊本領高絕。手裡提著這一塊十餘斤重的龍肉,李隆基是龍顏大悅,眉飛色舞得意忘形,扛著肉腿高視闊步,看著眼前的葉淨能格外的親近,只覺得普天之下再沒有人能比的上葉淨能了。
便是這次之後,朝庭將相都聽到了這麼一句話:
“自古未有似淨能者也!”
這話是誰說的,自然只能是那位大唐天子了!
皇帝陛下金口玉言,葉淨能的名望一下子達到峰頂,每日裡來他道觀求法的人多如蝗災,葉淨能被攪擾的沒辦法,便隔空給皇帝去了一封傳書符,言說宗門有變需要速歸,請皇帝見諒,之後就急忙忙遁離了長安城。
飛離長安城的葉淨能心裡不禁苦笑,想他一個殺龍如殺雞的絕世強者,卻被這長安城的熱情嚇退,心裡不禁暗暗發誓,這座城,他以後再也不來了。
只是他哪裡能算得到,十年後的他要在這座城裡參加一場通天徹地的大戰。
與誰戰,自然是與天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