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影佐楨昭剛剛到達辦公室,副官就上來報告道:“將軍,德國的魏德曼先生求見。”
影佐知道這個魏德曼其實就是德國元首的密使,所以立刻吩咐道:“快請進來。”
魏德曼進來之後兩人寒暄了一會兒,魏德曼便開口問道:“影佐將軍,我聽聞在近期貴軍還將舉辦一場聲勢更大的反侵略大會?”
影佐點點頭答道:“沒錯,前幾天這場大會的效果很好,所以總部決定過一段在上海和南京同時舉辦再辦一場,以此來激勵軍心、穩定民心。”
“可是影佐將軍您有沒有考慮過,你們的一些口號和做法有些不太合適?”魏德曼皺著眉頭說道。
“哦?不知道是那些做法讓魏德曼先生您有這種感覺呢?”影佐有些不解的問道。
“英美是我們目前共同的敵人,所以對於他們的打擊我們都是支援的,但是這個打擊面不宜擴大,最起碼不能擴大到種族之間的仇恨,因為我們德國人也是白種人。”魏德曼沉聲說道。
聽到這裡,影佐頓時明白了魏德曼的意思,沒錯、這次的事兒是做得有點過了,都忘了白人裡面也有自己的盟友,於是他致歉道:“對不起啊魏德曼先生,這件事是我們疏忽了,我這就向總部進行上報,並保證在接下來的所有活動中絕不會再有讓盟友誤會的事情發生。”
於是半個月之後的大會也就更名為“反英興亞大會”,同時在口號上也都有所收斂,再沒有針對白種人的仇視言論。
不過方鴻漸並沒有再關注這次的“反英興亞大會”,因為他的注意力都被報紙上的一則名為《“棋道報國會”將赴上海勞軍》的新聞給吸引住了,因為在這個奇葩的“棋道報國會”裡面方鴻漸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吳清源。
作為前世擁有業餘強四水平的棋迷,方鴻漸對於吳清源這位被稱為“昭和棋聖”的棋道大宗師還是非常熟悉的,他在圍棋上做出的貢獻,尤其是大雪崩等定式直到現在還在影響著後世的棋手,只是這位大師在棋道之外的所作所為就不太值得稱道了。
不過自從穿越過來之後,方鴻漸已經學會了要針對實際情況來看待一個人,比如他所熟悉的楊輝,如果後世有所記載的話,那肯定是一個十惡不赦的漢奸,但方鴻漸很是清楚他的變化過程,雖然也承認他絕對該死,但對於他的命運總是有些唏噓,因此他便想見見這位棋壇宗師,看看他是否有什麼難言之隱。
透過鬆島楓子方鴻漸拿到了一張“棋道報國會”的歡迎酒會邀請函,到了裡面他找了半天也沒看到吳清源,還是向一個服務生打聽了一下,這才指著一個坐在角度裡獨自默默喝酒的年輕人說道:“那個就是吳清源。”不過語氣裡卻帶著不屑。
對於服務生的這個態度方鴻漸倒是能夠理解,因為加入了日本國籍,並且這次還代表日本人過來勞軍,所以吳清源在上海民眾裡的名聲極臭,甚至在他下榻的飯店還有人去貼“殺死夷化漢奸吳清源”的標語。
但是此刻在方鴻漸眼中的就是一個高高瘦瘦、坐在角落裡默默喝酒、不知道一個人在哪裡想些什麼的年輕男人。
方鴻漸端著一杯酒走過去招呼道:“您好,您就是吳清源吳先生吧。”
足足過了十幾秒,吳清源這才反應過了,然後愣愣的點點頭答道:“沒錯、我就是吳清源。”
“吳先生怎麼一個人坐在這裡喝酒啊?為什麼不到臺上跟他們一起熱鬧一下呢?”
聽到方鴻漸的問話,吳清源有些尷尬的解釋道:“額、我這個人不太擅長交際,所以還是這裡比較適合我。哦、對了,先生您怎麼稱呼啊?”
方鴻漸心道,現在才想起來問我,這反射弧是夠長的,然後開口答道:“哦、我姓方、叫方鴻漸。我平時也喜歡下棋,尤其是喜歡看吳先生您的棋譜,特別是您與安永一先生寫的那本《新佈局法》對我的啟發特別大,現在我下棋已經開始喜歡執白了。”
“看來方先生是真正懂棋的,很多人都只知道我跟木谷實的那局模仿棋,但其實當年蘇東坡就已經下過了。”吳清源有些鬱悶的說道。
所謂的模仿棋,就是執黑第一手搶佔天元,然後白棋下在哪裡,自己就跟著下在對應的點位上,因為之前貼目制度,所以這種下法,黑棋就是必勝的。吳清源是在剛到日本,第一次遇到木谷實的時候玩了這麼一手,結果震驚日本圍棋界。
不過對於他提出的蘇東坡,方鴻漸卻搖搖頭道:“這個應該是傳說,因為在北宋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座子的規則,所以這種模仿棋根本就走不到最後。”(座子就是在四個角星的位置交錯放置黑白二子,因為這樣限制了變化,所以在現代圍棋中被廢除了,但這是一種很好的破除模仿棋的手段。)
聽到方鴻漸這麼一說,吳清源頓時恍然大悟:“對啊,那個時候有座子啊,看來我這的確是以訛傳訛了。”
“所以日本棋界說吳先生您是模仿棋的第一人這一點也並不為錯。”方鴻漸順便又捧了一下。
吳清源卻有些不好意思的擺擺手道:“哎,那個時候我剛到日本,加上年紀又小,所以年少氣盛的跟木谷先生開了個玩笑,其實這種模仿棋很好破的,只是木谷先生第一次見到所以有些慌亂罷了。”
PS:可能這章寫得日本人是有點蠢,但事實上日本人在這件事上的確疏忽了,原本在“提燈祝捷會”上日本人是打算將戰俘狠狠的整治一次的,但後來就是在這位德國密使魏德曼的干預下,才沒有這麼做。
PS2:不要誤會,我沒有為吳清源洗地的意思,對於他要分兩方面來看,一是他對圍棋的貢獻,二是為人處世,這一點下一章來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