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的不到一個小時,青河百姓的手機上,各種不知從哪裡冒出的公眾號連結訊息,到處傳播。
不知真假的群眾,動動手指頭就可以轉發出去,可謂讓一件發生在小範圍的事件,瞬間成為無數人關注的大新聞。
高科技園區管委會辦公室
方晴放下手機,握緊拳頭,掐指腹,這已經足夠證明她的憤怒程度。
這些他媽的小公眾號,顛倒黑白,把簡單的現場測量說成是暴力,拆遷,更多的是隱約提及高新區新上任的美女領導,工作能力有問題。
宣傳處的人都吃什麼?
網監的人都睡著了?這樣的資訊怎麼會傳播得這麼快,這麼廣泛呢?方晴氣的想罵人
但是強烈的理智讓她把所有的憤怒壓下來,慢慢地說:“前面測量的工人怎麼樣?”
有些人受了輕傷,已被送到醫院治療,其餘的都很好。
那那個對手呢?
“區分局正在全力追捕。“
“影片中提到的那座小樓的負責人是誰?“
在被問及最後一個問題時,報告訊息的小秘書微微一愣。
方主任,你等一下,我打電話問一下。
書記走後,方晴這才回過頭來,竟不由得笑了起來,苦笑著搖了搖頭,問:“羅助理,高新區以前也發生過這樣的事嗎?”
老羅不知該如何回答。
這樣的事情,他也是第一次碰到,聽人說也是聽說,可都是一二十年前,還沒有高新區的時候。
而且,那時的新聞傳播速度和影響力比現在都要慢得多。
老羅費勁口舌,開口說道:“方主任,這事有點蹊蹺。
就我所知,這座小樓在幾個月前就被人買走了,業主是誰,我不太清楚,但最主要的使用者是剛成立的醫藥公司蕭龍公司。”
“蕭龍公司?您接著說。
”“那家公司我知道,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也沒有什麼大的專案進展,但卻是目前仍在青河本地註冊的唯一一家醫藥公司。
以前歸在市東區時,還得到了一些扶持。”
老羅口裡說著斟酒的話。
理由沒有他,就說上級部門裡,誰最瞭解蕭龍藥業,非他莫屬,只因為他和程育良是十多年前的老同學,當年老程跑公司註冊那些事情的時候,也沒少找老羅幫忙。
寬闊的青河,以前也有不少地方藥廠。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類似江東藥業、華中製藥這些隸屬外地集團公司的藥企紛紛進駐江東市場,壓榨本地藥企,到最後一個個倒閉破產,讓青河藥業的市場變成了別家的地盤。
一片多年空白的地區,突然冒出這樣一家蕭龍藥業要在青河註冊成立。
即使規模不能與一個小車間相比,也有很多人支援。
不管怎麼說,也算是一個白手起家的工作成績。
他說:“小公司不出聲,也沒有看到什麼發展,只有那座小樓,也是租來的。
聽人說,前期資金不足,苦苦支撐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