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的歷史中,當李宗澤帶著規劃草案來東京找到黑川紀章的時候,黑川紀章還沒有開始設計呢;林樓琢磨著,可能有幾個原因。
或許是黑川紀章輕視中國建築師的水平,並不認為李宗澤能夠按時拿出高水準的方案;亦或許是沒約定好時間,李宗澤來的早了些。
不過現在麼,林樓提前和他約好了時間,而且林樓的實力已經在國際建築界得到了證明,雖然眼下的聲望或許還不及黑川紀章,但也不可小覷,要是人家過來的時候,自己還什麼準備都沒有,那可就有點不太好看了。
所以黑川紀章不僅提前準備好了方案,繪製出了規劃草圖,甚至還讓事務所的工作人員提前製作了模型沙盤,現在就放在桌子上。
“沒有問題!”林樓擺擺手,就和李慶熙等人一起忙活起來,準備把自己的圖紙掛在了另一塊白板上,將模型拼好放在桌子上。
黑川紀章事務所的助理和學徒們好奇地看著林樓等人,心裡卻在嘀咕著,這麼年輕的主建立築師,在日本可不多見啊!他拿出來的作品能和黑川先生相比麼?要是太差了的話,到時候可不要輸得太難看啊?
不過在這個年紀,就能和黑川先生同時設計一個專案,這已經很不容易了!而且他之前曾經得到過磯崎新先生的青睞,拿到過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金獅獎,而且那天的接風宴上說出來的那些話都已經證明,這位來自中國的年輕建築師可不是一般人啊。
起碼比我們強多了!一想到這個,這些助理和學徒就覺得一陣兒心塞,人家才剛剛二十出頭,就能和黑川先生聯合設計專案了!他們一個個畢業於日本頂級建築名校,又在黑川紀章這樣的大師手下工作,可距離獨立完成專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區別真是太大了。
可就算如此,這次的設計應該還是以黑川先生為主吧?他就算再怎麼有天賦,建築設計畢竟是一門很吃經驗的行當,他還是太年輕了啊。
但是等林樓把規劃總圖在白板上掛好,現場頓時響起一陣兒小小的驚呼,這幾位助理一個個都捂著嘴巴,臉上滿是驚訝!黑川紀章的規劃設計方案他們早就看過了,對他呈現出來的水平都很佩服,可如今一看,林樓的設計竟然一點兒也不比黑川紀章差。
“請!”林樓和黑川紀章客套一番,互相欣賞起了對方的作品,同時也在心裡暗暗和自己的設計方案進行著比較。
按照業主的要求,中日青年交流中心會是一組由賓館、劇場、研修中心、游泳館和其它附屬建築組成的建築群;地塊就那麼大,建築已經限定了這麼幾種,所以乍看上去林樓和黑川紀章的規劃設計方案都有點大同小異。
他們都把最重要的賓館和劇場一左一右放在了臨街的位置,穿過這兩者之間的通道,則是廣場,研修中心安排在賓館和劇場的後方,游泳館和友好院分居南邊的兩個拐角,呈現出中軸對稱的建築佈局。
但在細節上,還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在黑川紀章的設計中,賓館和劇場的入口是彼此相對的,這樣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進出賓館和劇場不用受到街道行人的干擾,同時演出者和觀眾從賓館到劇場會比較方便。
但也會產生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了給兩座建築中間留出充足的過道,賓館和劇場就不能在入口處設計裙樓了,只能把門廳塞進主體建築之中,這毫無疑問是個小小的缺陷,對賓館和劇場來說,單獨的門廳肯定要更好一些。
而林樓採取的方案則是把賓館和劇場的入口開在臨街的一方,這樣雖然失去了一點兒私密性,不過賓館和劇場原本就是公共建築,這點犧牲倒也不算什麼,然後主體建築稍微往後挪了一點兒,留出了裙樓的空間,用來建造獨立的門廳。
另外還在賓館的二樓設計了一條連廊,用於連線賓館和劇場,這樣住在賓館裡的演出者和賓客,就可以透過這裡進入劇場了,也不會因為兩座建築的入口沒有相對而影響出入。
同時這條連廊也可以視為中日友好之橋,用來象徵中日兩國之間的友誼,所以在造型上林樓也對連廊進行了美化。
再看個體建築的造型,在賓館的設計上,黑川紀章還是採取了那個圓柱形的方案,外牆用紅磚砌成,窗戶較小,有一個類似遮陽帽的出簷頂蓋。
“小樓,這個賓館的造型有點不妥吧?”李慶熙在旁邊小聲提醒道,“你不覺得這造型看起來有點像是小……抗日影片裡面的炮樓碉堡麼?”
他差點習慣性地把小鬼子三個字說出來了,得虧臨說出口馬上想起來現在他們可是在東京,在黑川紀章的建築事務所裡面呢,於是趕緊改了口。
“是啊,我也覺得有些像,待會兒我和黑川先生說一說,這個造型肯定是不太妥當的!”你擱北京豎一座炮樓,這影響就太不好了。
看完規劃圖,再去看桌子上的沙盤,黑川紀章的整體規劃設計水平還是相當高的,唯獨在細節上有些小瑕疵,剛才那兩個就是最明顯的。
黑川紀章原本對自己的方案很有信心,可看了林樓的方案之後卻發現,人家的設計水平一點兒也不比自己的低,甚至在某些方面還要比他的更合理。
比如他同樣想到了用橋來象徵中日兩國之間的友誼,可他的表現方式卻是設計了一座跨度二十多米的三層建築,從視覺衝擊上來說倒是夠了,可建設成本卻上去了,而且這樣的建築實用價值並不高。
相較而言,林樓的方案不僅造價更低,而且很有實用價值,從美觀程度上來說也是簡潔大方,一點兒要不輸給他。
“這真是一名還沒有畢業的建築系學生完成的作品麼?我怎麼感覺一點兒也不比黑川老師的差啊?”助理建築師瀨戶熊直樹小聲對他的學長兼同事園田賢說著。
“林桑雖然沒有畢業,可人家已經拿到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金獅獎了,而且還在香江山頂俱樂部專案的國際競賽中戰勝了我們的多位學長,所以我們可不能把他當成一般人來看待啊!”園田賢回應的聲音則要大一些,周圍的人幾乎都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