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重生之大建築師> 第524章 新試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24章 新試點 (1 / 2)

說起學術會議,林樓也參加了不少,不管是在香山飯店、林州大學圖書館、後庫中學教學樓、上海團委新辦公樓等專案中使用的設計手法,還是他編纂的《外國近現代建築史》以及其他著作中對國外建築理論的介紹,亦或是在各種期刊雜誌上發表的文章,都引發了建築界的極大關注,收到了不少邀請函。

在這些學術會議上,林樓大多都做了專題演講,並取得了不錯的反饋效果,但是以前吳老師可沒有這麼鄭重地提醒過。

於是林樓好奇地問道,“是什麼會議?那個單位主辦的?主題是什麼?”這肯定不是一般的學術會議吧?要不然他也不會如此重視。

“建設部發起的,核心議題有這麼幾項,首先是總結改革開放以來國內建築界的變化,探討今後的建築設計工作的發展方向;其次是就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進行討論,或許會新增一些試點,來進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吳老師介紹道。

“這次咱們清華要去不少人,除了你之外,吳委員、關老師等都要去,哦,對了,李老師也受到了邀請,主辦方請他就新時期的園林設計做一次演講,至於你的話,演講的時長倒是確定了,但是主題還沒有定!”說著他又拿出一份邀請函來遞給林樓。

林樓接過來一看,是給李慶熙的,他收好準備一會兒回去的時候順便就交給李慶熙好了,他在園林設計方面確實做出了一些新東西,雖然資歷尚淺,但也有資格出席這樣的會議了。

“至於原因麼,主辦方也給我說了,主要是因為你涉及的領域實在是有點廣,不管是建築設計還是建築理論,你都有資格在此次會議上發言,所以他們也不好給你定,最後還是要看你的想法,下去後你先琢磨琢磨,然後趕在邀請函上註明的時間之前把演講稿寫好,給那邊發過去,然後他們再根據你的稿子安排。”

“好的,謝謝吳老師,我回去琢磨下吧!”林樓出了辦公室之後,先去了吳委員和關院士那邊,詢問了相關情況。

這兩位已經安排好了,吳委員講城市規劃,關院士講建築設計,倆人的時間都比林樓的長,畢竟他們的資歷要比林樓深多了。

不過林樓的時間也不算短了,比李慶熙的長一倍都不止,而且還可以自由選擇主題,這比絕大多數上一輩建築師代表的演講時間都要長,至於林樓的同齡人,他們現在能被老師帶去聽演講就不錯了,壓根就沒機會上臺。

回去後,大家看著邀請函都羨慕不已,能被邀請參加這種級別的學術會議,並且發表演講,這說明林樓和李慶熙在業內的地位已經到了,讓他們還得奮鬥呢。

“僥倖,僥倖啊,碰巧近幾年園林這邊容易出成績,我又沾了小樓的光,能看到這麼多外國大師的資料,能去現場參觀學習,才有這樣的機會,相較而言,建築、水電、暖通方面要慢一點,不過估計等下次開會的時候,各位也該收到邀請了!”李慶熙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李慶熙所說的倒也是實情,園林建築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是動亂後行動最快的建築型別之一,當國外景園建築學的概念傳播到國內之後,中國建築師訊速地將園林建築加以拓展,而有所發揮。

發展著的園林景觀建築,都是從傳統園林出發,有的繼承中國古典園林精髓,在傳統的格調內,營建景園或者建築群;有的銳意創造新園林;有的結合城市景園體系改善城市的大環境;還有的主導對古代名園、名樓的復原。

許多園林建築師都以不同的方式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比較有名的有同濟大學馮紀忠設計的方塔園,其中的何陋軒茶廳使用了草頂竹構設計,延續了當地農舍文脈,同時利用了精巧的鋼結構設計,讓建築更通透、輕巧,並於竹子裝飾有所交接,透出一股現代氣息,堪稱傑作,就算是日後也是諸多建築師學習的榜樣。

另外還有江蘇建築設計院設計的江蘇省畫院四明山莊,這是一組江南古典建築群,建築師姚宇澄利用地塊丘壑起伏的特徵,結合地形將建築群設計成高低不同的三個院落,正合古典園林建築古樸典雅、圖佳景妙的意境,理水、植樹、堆山極為考究,細部耐人尋味。

至於李慶熙,則是在古典園林的基礎上,結合了巴拉甘等西方大師的精華,走出了一條新路,在林州大學圖書館、香江山頂俱樂部、北京亞運會主體育館等專案的園林景觀設計中,拿出了讓業內眼前為之一亮的改變,贏得了業界的讚賞,所以才有機會在會議上發言。

大家夥兒都知道如今園林景觀走的確實快一些,但是心裡難免還是有些羨慕,不過林樓的事務所工作氛圍好,倒也沒誰嫉妒。

而且事務所這麼好的機會和條件,讓他們也取得了飛快地進步,之前徐家平和馮少平不是也拿下了亞運場館的設計麼,所以大家羨慕之後就開始恭喜他們。

安靜下來之後,林樓就回到自己的辦公室考慮究竟該做什麼樣的發言了,他知道,這次的會議其實不只是學術上的,還會對未來國內建築領域的相關政策和趨勢產生巨大的影響,這些影響有好也有壞。

好處是會進一步放鬆對建築師的約束,讓建築設計進入更市場化的競爭,許多先進的新理論也會被國內建築師所接受等等。

壞的一面同樣有很多,這也是變革時期難免會遇到的事情,最典型的就是大屋頂的泛濫,日後甚至還會出現強制性的行政命令,要求北京新建的大型建築必須要有大屋頂,這就讓建築師們叫苦不迭了。

大屋頂不是不好,到也要看用在什麼地方合適,這一時期可是不管建築適不適合大屋頂設計都必須給加上,結果弄出來一大堆讓人無力吐槽的建築來。

這股子風氣持續了多年才被壓下去,等結束之後,新建築不要求大屋頂了,關院士反倒在北大圖書館新館設計中採取了大屋頂的方案,受到了建築界的一致好評。

究其原因,北大圖書館位於燕園中心區,周圍都是大屋頂的傳統式建築,原有圖書館建於20世紀70年代,是實用主義的方盒子、平屋頂,在燕園的整體環境中突兀矗立。

圖書館擴建的地段是整個區域的核心位置、軸線對景處,在關院士看來,新建築應對整體環境起到統領作用,採用大屋頂形式是理所當然的,不為別的,只因為這個地點需要這樣一座統領全域性的建築。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