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打大名府太可惜了,那麼多的糧食,硬是沒能帶回山寨,直叫哥哥引為生平憾事。如今咱們自家的海船加上徵集的高麗船,加起來將近二十萬料,說甚麼都要給他全部打包帶走咯!”
唐斌興致高昂的回顧左右兩位副將道。其實王倫對於糧草的執著,山寨兄弟們心裡都有數,話說這位哥哥見了糧食比見了金銀財物還要高興萬分,當初就連宋江這黑廝的十多萬石糧食都買下了,這種熾熱很有些讓人費解。畢竟山寨從很久以前起,就不怎麼缺糧了,也不知這位哥哥為何特別偏愛這些東西。
只是唐斌哪裡知道,幾年後滅國大戰一起,許多化作冤魂的大宋百姓並非死於兵災戰火,而是生生給餓死的。此時知道前因後果的王倫。對這些關鍵時刻並不能用金銀來替代的戰略物資,自然會表現出異於常人的偏好。
“我倆錯過了大名府,好算沒有錯過開京城!”
文仲容和崔野此時面上露出一絲紅光,熱切的回應著唐斌。說來他們是後來才加入梁山的,自然沒有經歷過當初大名府的盛事。不過此時能站在異國國都的土地上,已經讓這兩位很是心滿意足了。因為不管是在抱犢山,還是在二龍山,他們都不可能有此種際遇。
三人有說有笑的在大義倉門口下了馬,徒步往內而去。所過之處,不由嘖嘖稱奇。原來這高麗人儲糧之法甚為奇特。只見其積之狀如圓屋,下面也築土為基,每層高約數尺,而織草為苫。上面用厚草覆蓋著,保正米氣不洩不腐。
唐斌大略估算了下,裡面大約積米穀一石,這許多苫累積起來,高達數丈,好傢伙。這小山一堆的米穀堆積下來,怕不有幾百石?
唐斌頗為興奮的沿著穀道小倉走去,只見每個倉廩之中,都是這般儲糧之法。唐斌也懶得細看了,只是略略有些保底之感,好算沒有白來一趟。
不過此時文仲容已經大呼賺到了,唯見崔野和這兩個兄弟不同。一路走還一路默數那堆數,直叫唐斌和文仲容不禁相視而笑,當下也不打攪他。只是欣然感喟著眼前巨大收穫的快感。
且說這行人在裡面走了約小半個時辰,崔野也是毅力驚人,居然已經數到五千之數,眼見前面還有好大一片沒有轉完,唐斌和文仲容再也無法淡定,眼珠子都快凸出來了,若是外人在場,一定會覺得唐斌這位平素最是瀟灑的漢子和往常大不相同。
“你我卻不是呆了!原來這高麗國也是通行我大宋文字,何不找出他賬本翻一翻,用得著在這裡傻傻數來!”唐斌忽然一拍額頭,直叫崔野吃了一驚,把唸到嘴邊的數字全給嚇了回去,全然記不起數到哪裡來了。
見崔野大叫惋惜,唐斌和文仲容一人拉著他一個胳膊,往回便拖。原來這大義倉進出只有一個門,眾人不得不往舊路折回,這一來一去,就花了大半個時辰,等他們找到賬目的時候,已經是有些微微氣喘了。
“三、三百萬石!?”
當文仲容看到確切數目後,這個爽利漢子也不禁結巴起來,連忙把手中的賬目遞給唐斌過目,唐斌其實已經信了他口中所述的這個數字,畢竟剛剛自己親自轉了一圈已經深有感受,此時接過賬目只是掃了一眼,便放在一邊,不由呆了半晌,才道:
“就算咱們手上有二十萬料海船,來回十五次才能將這些糧食都搬走,打來回一趟十天,咱們要搬五個月啊!”
文仲容和崔野都被這個結論驚呆了,兩人楞道:“那咱們豈不是還要在這裡守上半年?不是說過幾天就走麼?”
“不說別的,就是把這些糧草運到港口,也是個大難題啊!”文仲容憂心忡忡道。
“這還不簡單?這開京城裡農奴少說五七萬人,更有降兵無數,咱們發動起來,還愁勞力?”崔野笑道,在大宋境內甚得百姓擁戴就不說了,哪裡知道哥哥在這異國他鄉,依舊有辦法發動百姓,這種王師的範兒,已經讓他們這些強人出身的漢子樂在其中,不可自拔了。
“不行、不行!我得去通報哥哥知曉!你們……兄弟,看好此處!”
唐斌此時也有些把持不住心中喜意,可是眼前巨大的收穫和己方實際胃口之間的差異又太叫他痛苦了,此時一句整話都來不及交待,就已經匆匆往門外而去了,直留下面面相覷的文、崔二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