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文字線上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你這與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昨夜才審,此時卻又惹老爺作甚?老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赤發鬼劉唐便是!你還要怎地?”劉唐昂著頭,怪眼圓睜,瞪著臺上的梁中書道。
此時劉唐身陷大名府公人之手,早已是懷了必死之心。昨夜前來劫牢之前,他已經和對援救盧俊義不冷不熱的戴宗鬧翻,此時自己被陷,他不在一旁拍手稱快便是好的,怎能期待他回去搬兵來救?更何況宋江又帶著寨中八成兵力攻打登州去了,天王也不可能有餘力再來營救自己了。
他知自己大限已至,索性放開了,反正自己這輩子也算是光彩了,能與晁蓋這等好漢結為生死兄弟,一起幹著掉腦袋的大買賣,他早已是心滿意足了,比起從前在江湖上浪蕩的日子,他覺得這輩子也算是值了。
“好!你既然爽快,本官也不折磨你,對你用大刑!你既然光棍,敢不敢與本官說說你那二龍山是個甚麼情況?”梁中書絲毫沒有動怒,雙眼炯炯,回望著劉唐道。
“說出來怕嚇死你這廝!我那二龍山上,戰將百員,雄兵十萬,早晚興兵,滅了你這大名府,叫你這吃軟飯的小廝死無葬身之地!”劉唐回罵道。
梁中書還沒回話,便聽左右大罵劉唐不知死活,劉唐渾然不顧,依舊罵道:“老爺若不是在大牢裡被那兩個鳥人纏住,直殺到你留守司來,砍了蔡京老賊的閨女,叫他知道甚麼叫現世報!”
梁中書能坐到這個位置,自然是忍功一流,不然也不可能把老丈人伺候得那般舒服。只是劉唐言語中涉及到夫人,便是揭了他的逆鱗,此乃他做官的根基,豈容他人辱罵,頓時大喝道:“左右,與本官拖下去,加力打這廝!”
劉唐嘿嘿怪笑,渾然不懼,大叫道:“十八年後,老爺又是一條好漢,到時候再來取你這貪官狗命!”
劉唐被幾個虎背熊腰的公人架下去後,有幾個孔目討好的上前詢問梁中書,要不要將這大逆不道的強徒打死,梁中書把眼一瞪,道:“你不聞大軍壓境?此時留他還有用處,莫要打死了!便把他跟盧俊義關到一起,等退了賊寇,再開刀問斬!去,請王知府和兩位都監上堂議事!”
不多時,王萬蒼小跑過來,一見梁中書,便稟道:“恩相啊,賊寇臨城,已然破了三處訊地,離城不過二三十里,如此怎生是好?”
梁中書請王太守坐了,開言道:“知府莫慌!本官已經上表申奏朝廷,並奉書呈上泰山知曉,另外行文周邊府縣,叫他們速派援軍馳往,相信不日便有訊息。我這大名府,歷有精兵把守,豈是尋常賊寇能夠窺視的?”
王萬蒼空座半個屁股,一聽梁中書所言,唯唯諾諾道:“恩相思慮周全,所言甚是,甚是!”
“大敵當前,還須知府寬慰百姓,安撫民心。區區草寇,不足掛齒!我自有猛將精兵退他!”梁中書起身道。正好這時,兩員大將聯袂而來,正是大名府內的兩員都監大刀聞達和天王李成,他兩人一見兩位上官都在此處,依次和他們見了禮。
梁中書笑著叫人給這兩員猛將看座,並把二龍山兵馬來犯之事說知,便聽天王李成道:“量這夥草寇如何敢擅離巢穴?相公何必有勞神思,李某不才,食祿多矣,無功報德,願施犬馬之勞,統領軍卒,前去討賊!不是小將誇口,這夥強賊擅離巢穴,年衰命盡,小將定令此賊片甲不回!”
梁中書大喜,當場便定下李成統領禁軍八營馬軍前去討賊,聞達帶領剩下一營馬軍,並四營步軍堅守城池,另外發動城內所有廂兵、公人、獄卒協助分守四門。
原來這大名府是河北第一重鎮不假,但是河北身處御遼前線,和內地大城獨駐重兵的格局不同,河北境內各州府兵力配置較為平均,整個大名府,共駐紮禁軍馬、步司轄下十三個指揮的兵力(九馬四步),並不比檀州(十二營)、滄州(十營)、保州(十二營)的兵力多多少,甚至還比戰略要地翼州(二十營)、恩州(十七營)、定州(二十五營)的兵力要少上一截。
但是自打梁中書擔任大名府留守之後,蔡京雖然沒有給他加派編制,但是在其他方面,多有照顧,比如聞達和李成這兩員猛將的調派,軍馬、軍械的優先供應,無不昭示著他對自己這位女婿的看重。
且說聞達和李成領了梁中書賞賜的金花繡緞,回去升帳點兵,李成自然不會落下大名府中禁軍中,頭一個打起仗來不要命的猛將急先鋒索超。
因此時天晚,大軍歇息了一夜,第二日一早,李成領著四千人馬趕出城外,往前行了二十多里地,只見賊兵已然列陣相候,雙方強弓硬弩射下陣腳,各自擺開陣勢,李成見賊兵居然有兩千馬軍,而且都是甲冑整齊,戰馬雄峻,暗暗詫異,對身邊眾將道:
“這二龍山名不見經傳,怎地聚起這般多馬軍?慕容知州境內直如此不太平?”
“他那裡兵馬總管都反了,還有誰肯與他下死力?每日裡只求賊人不來撩撥他便是好的,哪裡想著討賊?你看他,穿的不都是朝廷衣甲?討賊無力,竟成資敵,反叫這廝們養成氣候!”只見一員威風稟稟,相貌堂堂的大將滿面不屑的接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