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侄,陛下前幾天是不是向你下手了?”
房玄齡道。
“出手了。陛下給我打了個電報,說是病危,讓我趕回長安,其實是設了一個殺局。”
杜荷道。
唉!
房玄齡長嘆一口氣。
“我這段時間,身體出問題。只是感覺陛下會有動作,沒想到會是賢侄。
直到看見你,才明白,陛下要對付的人是賢侄。不應該呀!賢侄是帝國功臣,怎麼能這樣呢?”
房玄齡道。
別人不清楚,房玄齡可明白,帝國的繁榮離不開杜荷旗下的產業園區。
各種新技術紛紛湧現,令帝國經濟持續穩定地增長。
那麼多的新技術,為什麼這數百、上千年來沒湧現,洽洽的唐帝國貞觀年間湧現。
是李二太牛逼、人品大爆發。
拉倒吧!
只要是有點腦子的人,都會從這些年來的發展軌跡中看出問題所在。
說杜荷糾結了大量優秀工匠,那帝國的工部,也有好多優秀工匠,那麼多年下來,也不見有什麼新技術湧現出來。
現在,工部工坊內,工匠基本跑光了,全進了杜荷旗下工廠。
同一個人,在杜荷旗下能發揮出極大的作用,為什麼在李二手下工部不產生質變。
再說了,這些年來,帝國欠杜荷多少錢,多少軍費。
李二並非沒想過和平解決,拉攏園區內的優秀工匠、管理人員,遺憾的是。
成效微乎其微。
杜荷手下那些管理人員,對杜荷是絕對的忠心耿耿,誰也挖不了牆腳。
所以,李二得出一個結論,除非杜荷掛掉,否則,誰也掌控不了六大產業園區。
加上杜荷勢力、影響力、號召力越來越大,讓李二感覺到了威脅。
皇帝有威脅,肯定第一時間想辦法滅掉。
呵呵!
“房伯伯,不用擔心!局勢已經反轉,我讓陛下見識到了什麼是實力。
把那些槍/手、將軍全部斬殺於盡。在沒有辦法的前提下,告訴陛下,
必須頒佈《國家憲法》,否則,這事沒完。在我的逼迫下,陛下頒佈了《國家憲法》。”
杜荷道。
哦!
“是這樣呀!老夫就說了,《國家憲法》研究了好多年,什麼參議院、
老兵議會都早就實施,《國家憲法》則遲遲不見動靜。以為不會頒佈了呢?”
房玄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