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未動,議論先行。
大/軍還未出長安,城中《長安週刊》、《長安日報》等馬上刊登文章。
文章上請一些大儒執筆,大談南越、林邑是帝國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
大儒們舉經論據,把秦始皇統一中原時,出兵征伐南越的事細細說出。
南越是趙佗建立。
趙佗是秦始皇旗下將軍,看到秦國危險,馬上持兵待望,坐在一邊看戲。
這種行為是受到儒家的惡評的。
中原傳統講究的是忠君愛國,一個將軍,在國家危難之時,呆在一邊看戲。
是可恥的行為。
漢朝時,也出過兵,不過,以失敗告終。
現在,唐帝國繼承了中原遺產,肯定要把南越收回來。嚴懲趙氏一族的可恥行為。
一時間,議論紛紛。
很多百姓本來不知道,經過發酵,百姓也知道了詳細的情況,紛紛表示支援帝軍出征。
透過宣傳,世人知道了,林邑、南越等地區是帝國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
為此,太學院、長安技校組織學生遊行,支援帝軍的正義行動。
太學院沒多少人,技校可是有十多萬人,再加上一些百姓走進遊行隊伍。
聲勢浩大呀!
這種正義的事,帝國是支援的。
李二派出禁衛軍士兵,幫助維持秩序。
杜荷旗下飲料廠,把大量飲料送到城中,讓遊行學生免費吃喝。
再一次,杜荷旗下產業取得巨大的宣傳效果。
當然,這些事杜荷不在場,已經帶兵馬出征了。
這次跟杜荷出征的是14師、15師、17師。
14師、15師是跟隨杜荷出征炎黃四島的整編師,回到長安後,一些老兵退役。
重新補充郡兵後,再一次跟隨杜荷出征。
老兵聽到跟杜荷出征,心中興奮無比。
跟杜荷出征,士兵好處大大的。
17師以前是李績手下的野戰師團,具說戰鬥力不錯。
大/軍才一出長安城,杜荷把三個師丟給房遺愛帶領,自己帶著典韋、十多名親衛先走了。
杜荷大/軍要到菘江坐船,從海上走。
避免交通難行問題。
幾天後,杜荷一行到了汝南。
仙客來?
好名字!
“老典,咱們到仙客來,好好喝幾杯。”
杜荷道。
“好呀!忙著趕路,好幾天沒聞到酒味了。”
典韋道。
把馬匹交給店小二,一行人走進仙客來酒樓。
十多人進來,杜荷與典韋坐在靠窗一桌,其他人坐在四周,把杜荷、典韋保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