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間,貞觀十年要過去了。
在貞觀十年,帝國發生幾件大事,影響巨大,促進帝國高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根據佔有土地不同,帝國徵收不同的稅收政策,徹底打破了大家族、官宦之家屯集土地的弊端。
這一政策實施,讓天下百姓分配到土地,確保百姓生活有保障。
為此,李二受到天下百姓愛戴。
威望達到了頂點。
加上《長安週刊》、《長安日報》大唱讚歌,不斷宣傳李二政策英明、偉大。
另一件事是帝國境內組建了鄉村二級組織機構,打破地方上土豪劣紳把持地方的局面。
讓退伍老兵走上前臺,穩固了唐帝國的根基。
鄉村二級組織的籌建,是一個創世紀的舉動。
數千年來,中原帝國一直只掌控到縣一級,基層基本是由大家族主持。
地方發展是好是壞,不是由百姓說了算,是當地土豪劣紳決定。
退伍老兵上位,成為百姓擁護者。
把鄉村二級拿入帝國統治範圍,對於帝國的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再一個是取消實封制,授予虛封。
這一個操作意義同樣重大。
想想封建王朝,為什麼前期發展好,一到後期就出問題。
關鍵是百姓沒土地,被大家族掠奪、霸佔。
真是那樣嗎?
有一定原因,但是,關鍵是皇帝的賜封。
每一個皇帝上位,都要大封特封,加上兄弟姐妹的增加,土地都賜封完了。
百姓那裡還會有土地。
李二聽從杜荷建議,帝國核心區域內,不允許作為封地。
核心區域內百姓有飯吃,誰會傻巴拉嘰去造反。
李二確實是一名偉大的帝王。
一旦想清楚,立刻實行。
也只有李二這種明君、聖主有這樣的膽識、魄力,其他帝王不可能有這樣的膽識。
最後一點,薛禮旗下五萬兵馬,已經到涼州適應氣候,明年就朝吐蕃挺進。
幾件大事辦完,李二心中高興呀!
李二心情舒暢,不僅在太極殿中舉辦了酒宴,還給朝中大臣放了幾天假。
杜荷呢?
難得有假期,帶著老典在長安城中閒逛。
好好體味一下長安古都的韻味。
“少爺,前面有人吵架。”
老典道。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