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位面的資料湧現心頭。
“謝謝杜大人!”
高傑道。
“高大人,你們南詔國都城在大理,還是在晉城。本官沒記錯的話,滇國當時在晉城。”
杜荷微笑道。
哦!
“杜大人聽過滇國,已經滅亡數百年了。不過,中原還是有好多人生活在晉城一帶。
現在南詔都城在大理。”
高傑道。
沒錯!
武帝出兵滇國,不僅讓其成為一個王國,還遷移去了數萬名中原百姓。
正是中原百姓進入滇國境內,才讓滇國一帶農業技術有了質的提高。
中原百姓帶去了種植技術、打鐵技術、各種手工藝製作技術,讓滇國一帶發展迅速。
包括現在的南詔國,如果沒有中原百姓遷移過去,南詔還是一個原始部落。
刀耕火種。
一把大火燒一座山,然後,再灑上種子。
那就是南詔一帶的種植方式。
包括現在,依然有好多少數民族採取刀耕火種。
南詔國境內,大理、晉城二個地方是非常發達的,也是人口集中的地方。
大理有洱海,晉城有滇池。
呵呵!
“高大人,大理是個美麗的地方,風景如畫、綠樹成蔭,遍地是鮮花。
特別是洱海,坐落在蒼山腳下,水波盪漾、清澈見底,水裡沒汙染,是人間天堂、高原明珠。
晉城也不錯,500裡滇池浩浩蕩蕩,很是壯觀。山與山間均有一個壩子,適宜農業生產。”
杜荷道。
一下子,不僅是禮部官員呆滯、傻眼!
南詔國使臣也沒想到,杜荷對南詔國風土人情瞭解如斯,想要忽悠根本不可能。
從小而知全貌。
“那個,杜大人到過南詔國?”
高傑道。
呵呵!
“高大人,本官未去過南詔,不過,本官喜歡看書,從一些書本上看過,
也查閱過相關資料。稍微瞭解一點點,讓你們見笑了,只是皮毛而已。”
杜荷依然微笑道。
態度非常好,杜荷沒有絲毫趾高氣揚、高高在上的味道,讓南詔使臣一行,感覺好極了。
“杜大人,知識淵博呀!”
高傑連忙拍了一句馬屁。
杜荷只是微笑,不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