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半島來說,高句驪、百濟二個國家,其實均屬於外來種族,真正的土著只有新羅國。
高句驪、百濟是生活在中原王朝遼東一帶,後來慢慢滲透過壓路江,才佔據了半島一部分。
而漢江以北、壓路江以南,本來就是中原王朝的領土,只是中原帝國勢弱,才丟失。
而百濟國是扶余少數民族,跨過壓路江後,又遭到高句驪擠壓,才萎縮到漢江以南地區。
在高句驪最頂盛時期,不論是百濟,還是新羅,均被高句驪打得東躲西藏。
萎縮在深山老林中。
半島地理地貌,貌似是叢林、多山,不利於高句驪騎兵作戰,高句驪拿二個小國也沒折。
現在看到唐帝軍打得高句驪節節敗退、丟盔棄甲,新羅看到機會,才會來與杜荷商談。
一旦唐帝軍跨過壓路江,拿下高句驪、百濟,帝國的觸角會延伸到漢江以南地區。
新羅國感覺壓力山大!
說實話,新羅國不願意帝軍跨過漢江,問題是唐帝軍不過漢江,新羅國同樣會受到百濟的進攻。
二國間打了數百年戰爭,基本是平手而已。
一旦高句驪消亡,半島上三國變成二國,那樣的話,新羅國肯定打不過百濟。
這才是新羅國女王找杜荷的意圖。
希望唐帝國把百濟的領土,交給新羅國治理。
這種事,關係到國家利益,杜荷肯定不能答應。
要是答應的話,與另外一個位面的發展有何區別。
那樣的話,唐帝軍有必要消滅百濟嗎?
讓二國間時常發生點戰爭,對於帝國來說是有益的。
既然帝國決定滅掉百濟,意味著帝國看中半島那個巨大的地盤。
女王聽了杜荷之言,心中糾結呀!
她在擔心帝國的野心。
新羅又沒能力制止帝國向南發展。
這樣一來,半島上高句驪、百濟滅亡後,新羅國就赤果果暴露在帝軍的鐵騎之下。
“女王殿下,帝軍不跨過漢江,百濟只能靠新羅自己出兵解決,帝國最多支援點武器。”
杜荷淡淡的道。
支援武器,那是要錢的。
不論什麼時候,武器的價格絕對是最昂貴,就算唐帝國願意賣,新羅有錢購買嗎?
選擇權交到新羅手上,讓其二選一。
女王眉頭抽搐幾下。
有選擇嗎?
不依靠帝國,新羅國如何打得過百濟。
新羅國是真正的土著,百濟是外來種族,侵略性極強,戰鬥力也比新羅強。
一旦唐帝國不管新羅的死活,不用多長時間,百濟真的能消滅新羅國。
這一點女王心中清楚。
“杜將軍,貴國拿下高句驪、百濟後,不會對我們新羅出兵吧?”
女王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