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偉而金碧輝煌的大殿內,一群大臣正竊竊私語著,大殿中央的金色龍椅上空無一人。
皇帝因為上鑑的大臣們太過呱噪,有意冷朝,一個人呆在御書房中,手中捧著一本兵書,精精有味的看。
一個小太監跑了過來,迎著他跪下磕了頭說:“皇上,那些大臣果然如您所料半點都按耐不住,這其中蕭侍郎的意見最大,正有意拉攏大臣與他一起復鑑。”
“果然是他從中慫恿,反對遷都,再冷一會兒,你去回朝,就說朕知道到了,正要上朝聽見他們的話龍顏大怒,休朝半晌,讓他們在殿裡侯著,自己反省。”皇帝將手中的書遞於婢子,退下朝服說:“準備早膳,政今天不上朝了。”
“是!皇上!”一旁的婢子行了禮退身去傳膳。
朝堂內蕭儀正義正言辭的說著先皇戰績,如何建立打下了現在的江山基業。
“奉皇上口諭,眾卿所言朕已知曉,下臣應當行己之責奉旨行事,而非越組代皰忤逆朝綱,現休朝半晌,爾等需要自行反省,並且在朝候旨,欽此!”主管太監走入朝堂之上大聲宣告。
“這可如何是好!哎呀……”大臣們又紛紛議論開來。
“皇上!回稟皇上!大臣都亂了!”主管太監宣告完跑回御書房回稟道。
“亂吧!該亂一會兒!等他們亂完了,你直接替我給他們宣旨就可以了!”皇帝看著主管太監急切的樣子拍了怕他的肩膀安撫著說道:“不用緊張。”
皇帝不慌不忙的吃著早膳,太監在一旁急得面色發青。
“這遷宮之事勢在必行。”皇帝斬釘截鐵的說。
太監立在一旁不敢說話,只是微微的點頭。
寧士賢立在朝堂之中聽著蕭儀所說的話,心中滿是焦急,在這朝堂之上各人揣著的是一個什麼心思皇帝又怎麼會不清楚,這遷都的事情若成了,必定會亂了蕭儀與蕭王之前的部署,和蕭王爺那些根生地固的聯絡。
“這是先帝好不容易創下的基業,怎可說遷就遷。”蕭儀總是老調從談,皇帝已經煩了他的一套說詞,可他卻總是糾結不肯放鬆。
這半晌已經過去,仍未見到皇帝臨朝,朝堂上的大臣都已急得如同油鍋上的螞蟻一般。
“皇上怎麼還不出來呀!”
“龍顏大怒啦!”
“哎呀!這到底是要怎麼好呀!”
“這遷都對整個江山社稷是有好處,可也有弊端呀!這可怎麼是好呀!”
大臣們議論紛紛,贊成遷都的臣子也快被說動了,這遷都關係到國家社稷,也關係到江山穩固,只有這遷都以後才能鞏固皇帝的皇威與皇權,這不遷都那幫老臣便仍然想著要支援蕭王爺的旁支勢力,到時候一隻獨大,變不好再管制這幫結黨營私的弄臣。
堂間一群人的議論變成了兩方爭論,氣勢如洪,那陣勢都快打起來了。
“咳!咳!”
主管太監手中拿了聖旨走了出來,一本正經的念道:“奉天承運皇帝照曰:承天之恩澤,庇佑吾身,順承大統,為穩江山,固社稷,興邦耀,正龍威,吾決意定都於北平府,為順天之意今將北平府更名為順天府,並宣告天下,欽此!”
朝下眾臣聽言,見聖旨已下,只得跪拜朝中。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唯獨蕭儀一人仍然堅持己見跪地求著說:“請皇上收回成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