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呼了一下前來協助的官兵,李南池開始踩點整個現場的籌備情況。
這現場,道具組的施工團隊與子弟兵們一道,是按照山勢地形,是修建出層層疊疊沙袋工事和坑道陣地出來,來自於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的東方戰場常見武器陳列在其間。
這些武器道具,是紅星廠這麼些年拍攝抗戰戲的積累,可以說積累的抗戰年代武器都可以開一個“戰爭武器道具展覽”了。
另外,在陣地的後方,還用木頭土塊搭建了一個“鬼子聯隊長的陣地指揮部”出來。
整體來看,可以說就是一方真實的戰場!
就在李南池這眼下打量首場戲陣地的時候,李友兵、佔偉華兩位演員走了過來,前者在劇中飾演的戲份自不用說了,後者飾演的則正是張大喵。
兩人已經是穿著一身的八路軍服,進組後就在片場感受角色,因為開機後的第一場戲,就有他們的出鏡。
李南池招呼了兩人,然後坐上三輪助力車,攜著一同往生活區過來。
《亮劍》的隨組演員此刻全在這裡,見導演李南池到來,都從帳篷內走了出來。
李南池抄起一旁的大聲公,問道:“怎麼樣,在這裡生活得還習慣吧?我要說的是,劇中有很多這樣的野外戲,所以,這樣的戲外生活條件,大概就是眼前這樣了,有沒有水土不服的情況?”
演員中有人回道,“挺好的,這帳篷裡,乾淨也通風,晚上還有冷氣供應。”
李南池笑道,“過了明天,二十號早上,我們就將正式舉行開機儀式並拍攝,所以,大傢伙就抓緊時間,不適應的暫時也沒更好的辦法,那就只能在拍攝中適應了。”
大傢伙聽到後半句,都樂了。
當下見完面,李南池來到自己的帳篷處。作為導演,他自然理所應當的是單獨一個帳篷。
掀開門簾,帳篷內的生活設施是一應俱全,大概八平米的樣子,高度有三米,所以人處其中是並不覺得受到壓迫的。
帳篷的地上還鋪上了防水層,靠著一邊放著摺疊床,按照李南池的要求,上面單鋪了涼蓆,棉被整齊的疊放在一角。床的另一側,擺放著一張工作臺,擺放這一臺可供匯入監視器片子的電腦。工作臺的旁邊,則依次整齊擺著鞋架、盆架、衣架和水瓶等。
另外,帳篷頂上,開著一塊透明的窗戶,白天可以讓陽光照耀進來,晚上也可以將懸掛下來的拉鍊拉緊,方便睡覺。
李南池的這頂導演帳篷,可以算是整片生活區的“豪宅”,其他方艙帳篷裡都是上下床,一個帳篷裡通常是四人配置,為了讓演員之間能夠入戲,劇組在安排床位的時候,還讓有對手戲和搭檔戲的演員是儘量睡在一個帳篷裡。
例如,李友兵、遊力、王全友三位“晉西北鐵三角”就住在一個帳篷裡,不過與劇中軍校宿舍僅有這三人所不同的是,這會兒舍友裡亂入了張廣北這位“雲飛兄”。
要說整個帳篷環境唯一有點缺憾的,就是通風機和供冷機在執行時,會有一定的嗡鳴噪音。不過這是小問題了,看了這一圈,李南池點頭表示滿意。
晚上。
紅星劇組是舉辦了一個大型的篝火晚宴,讓眼前劇組一群人能夠彼此更加熟絡。因為有部隊官兵在場,篝火晚會的必備邀歌環節是變成了軍歌打靶環節。
軍歌嘹亮飄蕩,篝火的遠處。
啪嗒!
清脆的一聲響,叼在嘴邊的菸頭隨之晃動了一下。蹲點的娛記伸手一拍,反手打掉了肩膀上吸血的山蚊子。
月光下,一對跟組隨拍的兄弟蹲坐在石塊上,單反相機聚焦到遠處,隱約可見遠處的熱鬧。
“哥,對面咋就唱起來了呢?”
“我咋知道,這唱的好像還是軍歌。”
“哥,人家在喝酒吃肉唱歌,咱們在這裡喂蚊子,值得麼?”
“工作室讓我們跟蹤報道,我能有啥辦法?”
“哥,買瓶花露水往身上噴一噴也好。”
“你咋不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