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三個村見了,立即把褚里正找過去,手把手教他們如何抗蝗。
三個村田地都挨著,褚里正教他們組成聯合抗蝗村,三個村一起抗蝗。
其他都好學,只一樣難學,就是香菱家的雞,那相當於一個作戰部隊,別的村根本沒有,現買也來不及。
褚里正回家與香菱商量了下這件事,香菱當機立斷道:“外面蝗蟲一日不除,咱村就得時時防守,幫他們,就是幫自己,借雞!!”
.
京城一共派來五個司農寺丞,先派往五個縣滅蝗。
剛下船進入江北地界就遇上了一波流匪,好在他們帶的兵丁挺多,把流匪衝散了,他們才倖免於難。
在看到江北的災情時,滿目瘡痍,流民遍地,心裡的瘡傷越來越深,帶隊的司農寺少卿,立即請奏請朝廷,加派司農寺丞,並研究派發賑災糧。
五個司農寺丞的心,一落千丈,來時有多壯志豪心,現在就有多沮喪。
五個司農寺丞分佈到了五個縣,各自分道而行。
當被派往臨安縣的司農寺丞進入臨江縣地界的時候,眼前竟然一亮。
向路過的村打聽情況,一致推崇褚家村,說大家都在效仿褚家村滅蝗之技。
司農寺丞一聽,也不到縣城報到了,直接前往褚家村瞭解抗災。
來到褚家村地界交界處,首先看到的就是用燻蚊草燎起的一道隔離帶;
隔離帶裡側是一條兩米多寬的溝渠,裡面養著無數只癩蛤蟆,“呱呱”的叫著,很是吵鬧;
再往裡,又種著一大排開著嫩黃色花的花樹帶,上面招惹了無數馬蜂來採蜜;
通往褚家村的村路上,大兵們手裡拿著樹枝,嘴裡喊著“咕咕咕咕”,像村婦一般的往田地裡溜雞,看著很是滑稽;
成群結伴的孩子們人手一張竹篾編的小網兜,四處飛跑著抓蝗蟲,網住蝗蟲後,歡天喜地的把蝗蟲裝進持在腰間的竹筒裡。
司農寺丞忙讓小廝叫來一個小孩兒問道:“你為什麼要網蝗蟲?網得完嗎?”
小孩兒苦哈哈道:“在我們村,一竹筒的蝗蟲給換三兩糖。原來一個小孩兒一天就能換三兩糖,現在五六個孩子網的蝗蟲加一塊兒才能換三兩。”
司農寺丞狐疑道:“你們村蝗蟲少,但外村的蝗蟲多呀,你一網子下去可能就有二兩。”
小孩兒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道:“爹孃說了,香菱姐為了全村滅蝗,既搭人又搭錢、搭糧,我們可不能坑她!”
沒想到褚香菱在褚家村的威望這麼高。
司農寺丞有些愣神兒。
小孩兒把別在耳丫兒後面的一小捆綠葉子遞給司農寺丞道:“這個給你,像我一樣掖到耳朵後面吧!”
司農寺丞按過一小把葉子,有些不明所以。
小孩兒解釋道:“咱們村四周種了馬蜂樹,隨時可能蟄人,身上帶著菸葉,馬蜂聞著味兒就嚇跑了。”
司農寺丞不明所以問道:“那就把樹剷除啊,村裡為何要種它?”
小孩兒哈哈大笑道:“這些樹可是寶貝,香菱姐管它叫做‘馬蜂陣’。俺們村滅蝗有好幾道防線,最外邊的叫做隔離帶;再往裡是癩蛤蟆陣、馬蜂陣、雞陣,癩蛤蟆、馬蜂、雞都吃蝗蟲......”
小夥伴們等著急了,跑開了。
司農寺丞拿著手裡的一小捆菸葉,怔忡了半天,不知道在想什麼。
良久,司農寺丞才對手下人道:“進村吧,以後我就住在褚家村,把褚家村的做法推廣到全縣各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