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那老大爺的目光,譚江邊一個轉身回到了凹晶溪館。
要他說這樣的人就不能放過,所以他才不想去管這些破事兒。
張成看著那大爺的樣子,張了張嘴不知道說什麼。
“要不然……”
“你要由著這老頭子出去騙人?”水姐看向張成,這小子怎麼看也不是那種黑白不分的人吧!
想到這裡,張成也默不作聲,任由水姐去處置那看人家。
……
“話說回來,成哥,小金牙找咱們去仙女庵那邊兒,據說那邊最近也來了一批人,手裡有不少寶貝。”
譚江邊百無聊賴的趴在桌子上,好像突然想到了什麼一樣。
“擇日不如撞日,走啊!”
並不是說他們不照顧凹晶溪館的生意,而是每次鬧騰一遍,這店裡一天就沒什麼人。
張成的印象裡,他也是很少來這邊市場的,畢竟這邊成行晚,少說也要等到改革開放以後。
等到九十年代初,這裡才會逐漸的熱鬧起來。
現在這地方連個像樣的大門都沒有,除了一條明晃晃的中軸線以外,其他的裝飾佈景什麼都沒有,看起來十分的違和。
加上這裡現在還沒有開發,大有背朝黃土面朝天的氣勢。
看著那鋪一方小布上面擺著許多的古玩,張成就知道那肯定是攤位了。
瞧見有人來了,那一個個的臉上堆滿了笑容,滿滿的諂媚,看的人非常不自在。
但是張成也需要承認,就算對收藏一無所知,也不會不瞭解這些東西的分量!
畢竟這從神話傳說到秦磚漢俑再到唐三彩等等,都匯聚於此,大有琳琅滿目的意思。
此情此景,讓譚江邊忍不住回想起了自己擺攤的日常……那時候基本上也是這樣風吹日曬的,辛苦的很。
而且如果不是張成,現在的自己估計還像一個鐵憨憨那樣四五六不懂呢!
或許許久沒有逛過這麼純粹的小攤子了,張成趣味盎然,基本上每一個地攤他都忍不住停下來仔細的看一看。
並且和譚江邊兩個人交頭接耳,拉著人就是滔滔不絕,不知道的還以為這兩人有人麼特別的關係或者就是來這裡裝逼而已。
譚江邊是個人來瘋,只要午飯自己感興趣的你就會嘰嘰喳喳說個沒完沒了,但是張成卻很難的的被這種情緒感染,和他互動了起來。
只不過這種狀態沒有持續很長時間,在張成看了幾個攤位以後就對地上的這些東西失去了興趣。
仿的!全都是新仿出品!
看著譚江邊興奮的樣子,張成也只是時不時的插句嘴。
落在旁人眼裡,這兩人如果是夫妻那兩人姓格還真的是十分互補,相得益彰。
又逛了幾家,張成對這店鋪有了更多的連結,別看這些桃子不發,但是種類確實非常的齊全,從青銅器到玉器再到文房四寶和古陶瓷,更有唐三彩、青花瓷五花八門的,雖小但有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