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南有三枚通天樹的種子。
這是限量版的。
只有透過系統任務才能獲得。
至於第二階段的太空探索任務。
就是在火星上建立基地。
毫無疑問,火星上的環境,可要比月球上更加穩定多了。
火星同樣擁有大氣層的存在,並且擁有足夠的水。
除了晝夜溫差比較大外,幾乎沒有什麼其他的弱點。
在上面種植農作物,簡直比在月球上容易太多了。
可能目前而言,影響探測火星最大的問題,就是距離太遠了,抵達火星所需要花費的錢財太高了!
只有林一南很清楚。
別的探月工程,可能都要燒掉大量的金錢,而他的探月工程……
並沒有燒掉多少錢!
甚至還能賺錢!
光搞旅遊開發,這個探月基地的錢就能賺回來。
那些有錢人的韭菜,往往是最好割的!
甚至……
哪怕林一南販賣月球的土壤,都能賺到大筆大筆的錢。
更何況,月球上的資源對地球來說真的很有用。
只要時間足夠,月球就能建設的差不多了,到時候甚至林一南都能親自前往月球那片土地上,看一看自己親手打造的星球。
當然,目前對於他來說,最大的吸引力,還是在火星上種一顆通天樹。
這樣透過通天樹,移民火星的成本將會降低到最低。
在太空中航行,除了時間成本外,其實所需要耗費的資源並不多。
最關鍵的反而是如何突破地球大氣層,以及在地球大氣層降落上。
如果在地球大氣層外的太空,以及火星大氣層外的太空搞出了中轉驛站,那麼成本就可以分開計算。
等通航的次數上來後,成本會徹底下降。
這就跟流水線生產一樣。
“抵達火星的時間要很久嗎?”
林一南問向孫文海。
“火星跟地球上的軌道是不一樣的,時遠時近,而探測火星有個視窗期,就是火星與地球距離最近的位置,但即便如此,探測器也要在太空中飛行接連兩百天左右才能抵達。”
“火星旅行週期的確更長。”
“但我們應該做出這個準備了。”
“搭載樹種的探測器已經順利升空,也有專門的微型機器人,可以照看這顆希望樹。”
“我們所需要做的,只有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