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授,您給學生們說幾句?”
這位戴著眼鏡,三十多歲的老師,名為徐江,是深城無人機公司內的大佬,年薪八百多萬。
因為是林一南的粉絲,在收到邀請後,毅然辭職,來這裡進行傳授知識,以及新的研究。
當然。
隨著時間長了,他也愛上了這裡的環境。
而最重要的,卻是別看林一南只是個搞農業的,但曾給予的部分自動化程式設計詳解,令他驚為天人。
其中涉及到的某些技術,放眼全球,都是領先的。
林一南則搖了搖頭。
“你說你的,我聽著就好。”
對於講課啥的,林一南完全沒有感覺。
他雖然算是教授。
可對於授業這種事,並不熟練。
只是徐江也讓林一南有些意外,竟然直接讓學生們自習,撂挑子跟林一南跑了出來。
“南神,您說的那些程式,都已經編撰出來了。”
“但機械部那邊程序教慢,最重要的還是材料上承受不住。”
林一南創造這個新的專業。
完全是為了一己之私。
收購無人機等科技公司,終究太過費錢了。
既然如此,不如挖人自己來搞。
藉著學校的殼子,搞起來自然也相當容易。
更是因此挖掘到了不少人才。
那份未來農機的圖紙,更是被他分解後,給予不同的人,進行相應的研究。
進展更是頗為尋思。
“先不管材料強度,多久能出現樣機?”
在擁有完整圖紙的情況下,研究了這麼久,竟然無法出樣機,林一南多少還是有些著急的。
徐江倒是相當興奮,搓了搓手。
“概念太超前!”
“目前也就太陽能無線供電塔試驗出來了,但傳輸範圍也就直徑2000多米。”
“接受無線充電的裝置,也都已經完成了,可問題在於農耕機器人過於精密,運轉時許多材料磨損嚴重,無法承受長時間勞動作業。”
“至少也得四五個月後,才能有初步成果。”
林一南不由感慨。
科研果然是個艱難的過程。
哪怕都給了圖紙,想要對著製作出來,都擁有極大的困難性。
這也讓他想到了花旗國關於建造上個世紀轟炸機的事情。
花旗國擁有完整的圖紙,可是某些關鍵材料,在20年後的今天,竟然沒有人能夠製作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