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原本三進的院子,早已變成了五進。
新修建好的院子,更是按照小五的設想,設定了巨大的糧倉。
並且其中執行的標準,絕對是最高階別,參考了隋朝千年糧倉的方式,並且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最佳化。
“隋煬帝修建的糧倉,在近代挖掘出後,裡面的糧食竟然還能播種發芽。”
“這基本上做到了千年不腐。”
“看起來很牛逼,但實際上原理很簡單。”
“就是做好了防潮處理,四周的土壁用土烘乾過,充分隔絕潮氣,而後鋪上幾層席子夾糠。”
“這也是古人的只是,席子價糠法,可以有效做到保溫保溼。”
林一南檢視著糧倉的情況。
光是這種方法就做了好幾層,並且也進行了現代科學化管理。
實際上……
也就是古人那套沒有多大區別。
同樣的低溫密封防潮。
只不過容器有所改變,從傳統的方式,變成了鐵罐子。
並沒有說這就更好了,而是鐵罐子的成本,要比席子夾糠的成本低上太多。
“鐵器儲存沒有席子夾糠的古法好,需要配合糧食蒸燻技術,以及充氮氣防蟲。”
“並且席子夾糠的成本,可要比鐵罐子貴多了。”
林一南看著偌大的糧倉,充滿了感慨。
雖說現代技術能保證糧食放個幾十年。
但有更好的方法,能存放更久,為什麼不用的。
存下這三倉糧食,足夠青山村人吃一輩子了。
“放千年會不會腐爛我不知道。”
“至少我這輩子恐怕都不會腐爛了。”
“就是這空蕩蕩的糧倉太空了,有點不舒服。”
林一南多少還是有些遺憾的。
糧倉修好了,可糧食都被江南農大的教授們給弄走了。
上百畝的菜籽,除了留下最好的一批菜籽做成了菜籽油外。
大部分都被江南農大的做成了種子,並且配合著基地,進行播種。
“等這一茬菜籽全都種出來了,差不多百姓就都能用平價的菜籽油了。”
想到這,林一南心中也有些期待了。
當然,下一茬菜籽是平價,等第三茬菜籽下來,國內菜籽油的價格,基本就可以跟國外打價了。
按照那些老教授的設想。
至少比現在的食用油,價格上低三分之一。
並且農民賺的錢,比以往更多。
可以極大程度降低城市用地溝油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