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玄幻魔法>紹宋> 第九章 刺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章 刺激 (1 / 3)

第九章 刺激

上元節以後,春耕伊始,可能是存稿用光的緣故,時代背景和作者背景都過于敏感的水滸傳終於放緩了更新速度。但是,由此在朝堂上引發的一系列事端卻才剛剛開始。

這其中,首先做出針對性反應的人,或者說第一個跳出來的人破有些出乎所有人意料,卻居然是侍禦史李經。

而李經上來針對的點也極為有趣。

話說,春耕時期,蹴鞠賽照例休賽。所以,原本用來當做水滸傳連載載體的蹴鞠賽單也發生了變化,賽事資訊消失了,水滸傳從背面來到正面,而背面則恢複成了各家正店的酒水、外賣的廣告。

廣而告之,理所當然是趙官家的手筆,很早就在蹴鞠賽單子後面出現了,一般是那些正店吹噓一下本家的酒最正,風景最好,那個外賣宰相吃了都說好啥的……反倒是之前來源不明的什麼水滸傳稀裡糊塗的取代了這些廣告。

然而,正是這些很早就依附著蹴鞠賽單出現,此時徹底頂替了蹴鞠賽單的廣告單子,引發了春耕期間朝堂上第一波動蕩。

正月下旬,禦史李經忽然上書彈劾,說這種一半廣告一半小說的傳單違背了國家法度。

李經的邏輯很簡單,也很直接:

按照他的說法,之前蹴鞠賽是有開封府參與的半官方性質群體活動,這種情況下發出傳單,講解對局雙方態勢、標註比賽日期座位等等是有官方通告性質的。而廣告也好、小說也罷,趁機利用傳單背面空間,則是一種無害的依附行徑。

但現在,沒有了蹴鞠比賽,這種本身由廣告與小說組成的傳單就不算是蹴鞠塞單了,而不是蹴鞠賽單,它就沒有了官方印刷品的性質,就是一種私自發行的違禁報刊。

這種東西,不能因為它眼下無害,就允許它出現,否則一定會被奸人鑽了空子,將來用作妖言惑眾。

不得不說,李經做了許多年禦史後,終於學聰明瞭,這次彈劾,邏輯清晰無誤,直接打了包括辛勤更新小說的趙官家在內許多人一個啞口無言。

順便也讓所有人不得不去面對問題的真正關鍵所在那就是到底要不要放開報禁?

畢竟,早在年節前,李經的長兄李綱就曾公開上書要求放開報禁的,而一旦放開報禁,最大得利者無疑是南方的道學書院與大量南方籍貫的退休官員,因為眼下只有他們能夠在邸報之外維持一份受眾廣闊、影響力頗大的民報。

相對應來說,中原士大夫便是有心,在已經有一份邸報的狀態下,再搞一份民報也未免有些力不從心,而關西、巴蜀那兩地又素來不成氣候。

故此,朝廷一直拒絕討論這個話題,再加上趙官家直接出走軍中,這事也就擱置了下來。

轉回眼前,其實只說小說的話,還是有很多方法的,比如再弄個官方傳單什麼的,或者幹脆換地方正經版印出書,這些都很可行,但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報禁這個議題總是要面對的。

而這一次,趙官家也確實沒有躲避,乃是大大方方將李經的彈劾發給了都省,而且根本不用李經或者李綱再專門上書點破這個問題,直接要都省指著這個奏疏去討論報禁的事情。

爭論非常激烈,但得出的結果卻簡單至極。

且說,事到如今,邸報的作用已經無須質疑了,不光是宋人看自家的邸報,連金人都看大宋的邸報,甚至契丹人也看有傳聞說耶律大石從蘭州動身時專門往蘭州城內尋當地知州索求了之前幾乎所有的邸報,而且專門要求他們留駐在蘭州大市場的官員將邸報抄錄,不遠千裡往西面送。

完全可以說,天底下所有識字的人,都已經習慣了從邸報上獲取大宋官方訊息。

非只如此,邸報上的詩詞歌賦小說只要登出來會成為文人討論的物件,發表者也會立即揚名天下,經過邸報認證的詞人才是詞人還用多說?

邸報上的原學實驗則會被趙官家拿出來親自演示學習,而且還會在經筵上進行複製表演,甚至有傳聞說往後幾年太學乃至於殿試中都會適當增加部分原學實驗的考題,這又意味著什麼?

所以,當有人想再弄一份新邸報的時候,卻是毫無疑問的遭遇到了中樞官吏們的集體反對……不僅僅是素來態度比較激進的木黨,也就是西府相公張浚那邊,便是素來同情南方那群退休官吏的水黨,也就是都省相公趙鼎為代表的大批持重官員,都表達了正式而嚴肅的反對意見。

甚至,就連禦史臺長官禦史中丞李光在聽取了其餘幾名禦史的進言,外加幾名重臣好友的意見後,都與李經産生了明確的分歧。

沒辦法,這是中央集權制度下中樞官吏的本能,他們盡管內部會有各種分歧,甚至在特定問題上分歧嚴重,但在共同面對更外層政治結構時還是本能就不願意讓渡出任何權力來,也不願意看到任何不受控的局面。

你可以在中樞這裡搞秘閣、搞公閣,在鴻臚寺名下搞邸報,這都沒問題,但你想讓朝堂分權給地方,對不起,拿聖旨來……拿來幹嗎?找茬讓趙官家收回旨意。

這種特性,使得馬伸、李經等寥寥幾人的意見與力量顯得那麼微不足道。

當然了,都省畢竟是有水平的,他們很快就給出了一個滴水不漏的委婉處置意見:

首先,都省重新闡述了報禁的範疇,只有刊登政令、經學、時勢訊息等嚴肅議題的傳單形制物件才被嚴厲禁止。

其次,詩詞歌賦小說等類,還有店鋪廣告、賽事安排等等,在以版印形式定期發放時,並不算在報類禁條之內……前提是前者無違禁內容,後者無虛假資訊……只當是民間印書冊分開來印就行。

最後,都省還留了點餘地所謂嚴厲禁止,也並非是決不許出現,只要經過官家允許,都省、樞密院審核,鴻臚寺報備,也是可以制定新報的。

第一回合,李經、馬伸連著南方道學一系大敗而歸。

不過隨即,原本就有些東京紙貴情狀的東京城內紙價是真的變貴了。隨著都省關於報禁的解釋被等在了一月下旬新出的邸報上以後,原本在蹴鞠單上吃過甜頭的正店、貨棧、商社立即組建了各自的小報……雖然都省說了,這不是報,但東京士民還是習慣性稱之為報。

其中,貨棧、商社的報還算整潔些,只是內部發行,用來定期記錄些諸如那裡雨水多那裡道路不好走之類的商業訊息。而各處正店就不免荒唐了許多,有些直接學著蹴鞠賽單那般版印水滸傳,只是背後只有自家的獨門廣告;有些幹脆去整理西遊降魔雜記,然後依然背後是自家廣告;還有些幹脆只拿唐詩、千字文之類的做筏,效果反而更好。

除此之外,也有些正經的東西出現,比如呂本中就出面搞了兩個小報……一個專門議論詩詞,一個專門做地理風俗趣味新聞的,卻不知道跟趙官家有沒有關繫了。

最後的最後,當然少不了和尚與道士,目連救母配佛經,白蛇傳配陰陽八卦,端是奇招疊出。

而且看樣子,這玩意應該很快會傳播開來,便是江南也會迅速有些花招出來。

但這種情況,絕對是李經兄弟和馬伸等始作俑者想不到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