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旭經歷多個朝代,雖然漢代更為古老,可自身積累的底蘊卻讓他絲毫不慌,沒用多久就折服了還未出道的張飛,趕忙讓人設宴,並親自殺了一口羊,還讓人去買大魚。
古代肉食種類非常豐富,因為沒有所謂的保護動物,很多時候是打到什麼就吃什麼,不過主要是方便養殖的牛羊豬狗雞。
牛因為是重要的勞力,所以很少宰殺,就算宰殺也不是一般人能吃。
水滸世界動不動就小二切兩斤牛肉,那是因為世界的特殊性,換成其它世界試試,不被店家趕出去,也會被衙役帶走。
相比於牛肉,豬狗雞較為低賤,這點可以從豬狗不如這句罵人的話中體現出來,所以一般是平民百姓吃的,他們也只吃得起這些。
而羊肉雖然不及牛馬,也不是豬狗雞能比的,被奉為上品,一般用來招待貴客,由此可見張飛的誠意。
雖然缺乏香料,但是張飛烤肉確實有一手,烤制的羊肉外焦裡嫩,讓人垂涎欲滴。
羊烤好了,張飛親自用割肉刀將最為肥美的部分切下來,端到顏旭面前。
三國演義中,將張飛描述的暴躁易怒,並且喜歡鞭打士卒,那是因為出身的原因。
作為地方豪族,張飛的身份地位其實很尷尬,想向上卻沒有門路,並且被視為低賤之人。
因為豪族在世家權貴眼中跟底層的平民百姓沒啥區別,怎麼可能讓對方與自己處在同一層次。
而且別看寒門落魄,可光是一個門字就將絕大多數人拒之門外,因為寒門指的是沒落的世家,對方不光祖上闊過,還家學淵源,擁有潛在的人脈關係,想要出人頭地只差一個機會,這才是寒門。
事實上張飛若非遇到了劉備,他這一輩子最大的成就,搞不好就是個默默無聞的地方守將。
典韋要不是遇到了曹操,也就是個大頭兵,這就是出身帶來的階級差異。
但是豪族在當地有錢有勢,哪裡甘心跟那些低賤的泥腿子混為一談,於是整天就想著上進。
這正是張家為什麼殺豬販肉起家,卻讓張飛接受良好的教育的原因,也是他為何敬重文人,卻看不起底層人的原因。
自幼的教育讓張飛養成了尊上傲下的習慣,所以對顏旭極盡禮遇。
不過顏旭注意的不是這些,而是張飛本身,他有種在看自家弟子史進的感覺,只不過是史詩加強版的那種。
張飛練過武,這點顏旭能看出來,但是不算高明,只比史進當初的花架子好一些。
可架不住張飛天賦異凜,其渾厚的氣血簡直如同烘爐一般,去聊齋世界能把女鬼燙的嗷嗷叫的那種。
這樣的天賦,只要在戰場上成功活下來,就能融合戰場煞氣淬鍊出鬼神辟易的氣勢,鑄就出萬人敵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