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見過阿姨淚流滿面的憔悴樣,她平時幹活再累,也不會當著他們的面而落淚,堅強的阿姨在婚禮當天哭的不受控制,現在藉由燒酒的麻醉,使自己痛快一點。這麼多年,她是如何讓自己撐過來的?
曾經抱怨過阿姨對她的婚姻不負責,羨慕別人有父母疼愛,不曾體會過阿姨的用心良苦,從不說溫柔的話,但行為卻體現她是有多麼在意她。過去的時候,每當她說一些過分不中聽的話,阿姨都會躲起來偷偷難過吧?過去雖然毫不留情就出手打她,可過後也會心疼到自己流淚吧?
為什麼直到今天才明白這些呢?是阿姨這時候的脆弱暴露了她的刀子嘴豆腐心,還是她結婚了看的都透徹了。應該是前者吧?因為她不會因為結婚了,頭腦就變聰明瞭。
從小到大,只想過將來要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所以把另一半想象的很優秀,很完美。當認識了韓在承,雖然優秀,接近完美,她沒有想過,萬一另一半不喜歡她要怎麼辦?現在在阿姨面前保證自己會很幸福,那卑微的幸福感,是很簡單的。如現在和他結婚了,他心裡沒有她,她也覺得無所謂!
心裡再不愉快,也沒有辦法。認定了就是認定了,明知道他有很大的魅力,有很多人喜歡他,在他身邊壓力會很大,可是付出了真心,那顆心是很難收回的。沒有真心喜歡一個人是無法懂得其中飛蛾撲火的實況。那是比傻瓜還要傻得作風!
燦妮不自覺也受到影響,向來嘻嘻哈哈,沒個正經的她眸中也有淚光閃爍,“媽,你這是要幹嘛?這麼不捨得惠彩,為什麼要讓她結婚?她才高中畢業啊,嫁的還不是別人,是韓式企業的獨子,那種壓力,你想過惠彩嗎?今天成績會公佈,如果她沒有考上聖柏麗英才學院的話,你想過惠彩的處境嗎?她就會遠離我們去另外一個國度,那裡不是她嚮往的中國,是美國,要說惠彩最不在行的英語。”
燦妮不說還好,一說惠彩和阿姨都忍不住,掩面哭泣。
惠彩不想大家都沉浸在離別的氣氛中,成績還沒出來呢,她也不自信。“其實他教我的題目在試卷上都出現了,我覺得應該可以,你們就不要擔心了。”
“惠彩,阿姨對不起你......”阿姨滄桑的臉頰都是淚痕,惠彩很不想看到這樣的阿姨,她很辛苦,不可否認。
曾經看過阿姨年輕時的照片,很漂亮,經過這麼多年歲月的摧殘,她的年輕花樣,都變樣了。為了支撐家庭生計,一天打幾份工的場景又在腦海裡浮現。
“沒有,不要這麼說,阿姨,我要謝謝你撫養我長大,沒有像爸爸媽媽那樣丟下我不管。”
阿姨心疼抱住惠彩。撫摸著她的長髮。“我的惠彩,讓我心疼的孩子,是啊,你父母怎麼能那麼早就離開呢?應該看著你長大啊。”
這麼多年阿姨第一次在白天喝酒休息,長時間的疲勞,使她睡得很沉。
飯桌上只留下惠彩和燦妮沉默不語,面前還有盛好的飯,但誰都沒有開動。
不習慣這樣的燦妮,惠彩先打破沉靜,“你很少這樣的,怎麼了?也在擔心我嗎?”
燦妮抬眼看她,“你說你如果真去美國了,可怎麼辦?一句簡單的英文問候你都憋不出,怎麼在那邊生活啊。”
“怎麼不信任我呢?韓在承親自教的功課,佈置給我的作業也都是高考試卷上出現的題目,我也全部都答了,應該可以考上的啊。”惠彩也不確定。
燦妮搖頭,認定不行。“你考上的話我也就考上了,他跟你說的題目,後來你給我看了啊,我從國小到現在,幾次考試過關的?何況這次還是高考。”
惠彩覺得燦妮說的有道理,可是試卷上的題目,都會做啊,因為韓在承都有教,“今天成績要出來了,你上網查一下吧。”
燦妮懶得查,拿出手機,“讓瑞雅幫我們查。”
聖柏麗英才學院的室外籃球場上,韓在承在跟奉燦一說著什麼,一頭紅色頭髮的申赫,手裡拿著一張名單跑過來,直徑到韓在承面前。“在承,你太厲害了,李惠彩被聖柏麗英才學院錄取了,只相差兩分,太險了。”
韓在承接過申赫手中的名單看了一下,在新生錄取名單的倒數第二個出現了尚英高中李惠彩的分數。嘴角不輕易間流露出微笑,果然努力了就會有回報。再往最後一名看了一眼,就把名單遞給奉燦一,“你妹妹也被不幸錄取了。很巧的,剛到達錄取分數線。”
“不會吧?”奉燦一懷疑,當看到名單上的名字和分數,他才相信。“這真的是我妹妹嗎?我都還在說,她能順利畢業就不錯了,居然考上聖柏麗英才學院?是不是在承你替惠彩補課的時候,也給她補了?”
“我沒那閒功夫,可能是李惠彩把我給她的重點佈置的題目給她看了吧。”
“對了,我想到跟她們玩的很好的還有一個女孩,叫什麼來著我忘了,她在名單中嗎?”申赫想到樸瑞雅。
奉燦一又看起了名單,嘴裡還在說著,“瑞雅的成績一直都很好,應該能考上,就是不知道她有沒有報考這所學校?”
“這張名單都是尚英高中的考生,你從後往前看,確定嗎?”因為最前面的是成績最好的,後面都沒有前面的會有嗎?和李惠彩玩的好的人,成績能那麼好嗎?不是常有人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被申赫這麼一提醒,奉燦一索性直接從第一名開始看,果然在第十名看到了瑞雅的名字,“她是在尚英高中錄取生中第十名。”
“不是吧?”申赫不相信,搶過奉燦一手中的名單一一看,在第十名看到樸瑞雅三個字,以及她的分數。“想不到,她成績真不錯。”
“聽燦妮說,瑞雅的父母都是教師,家庭教育很嚴格,她是優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