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慕容漣能造出幻境,了凡大師同樣能變出幻境,那這到底誰真誰假,還真分不清。不過剛才的場景同樣讓他刻骨銘心,彷彿那也是真實發生的一樣。
但他還是相信自己的感覺,覺得前面是真,後面大概因為已經經歷過一次,所以再次經歷覺得不那麼真實。
“虛虛實實,真真假假,這就是大師要告訴我的嗎?”慕容漣和了凡大師,他似乎都不相信。這世上他能相信的恐怕只有自己了,這些人或許披著為你好的大衣,一旦取得信任,那就是自己的死期了吧。
所以他誰都不信。
“阿彌陀佛,往事如煙,施主又何必執著在過去的困頓之中呢?”
“大師,過去發生的事已經存在,你想讓我當他不存在嗎?這我可能做不到,雖然大師出於好心,但一些人一些事總得要解決的。
佛家也講因果,所謂冤有頭債有主,做下的惡,總有遭報應的一天,大師,不是嗎?”
“施主,如果你是為報仇而來的,那你錯了。你也說了,佛家講因果,但冤冤相報何時了,難道要一直這樣因果迴圈下去嗎?
再說前世的事前世了。這世不是還沒發生嗎?
施主能夠再次來到這個世上,想必佛祖也不希望你手上沾血,與人善者得善報,施主的福報別因為仇恨而消散於天地之間。
即便不為自己著想,那也得替你親人想想。”
“大師為何如此幫我?是不是有人拜託過大師?”慕容熙對了凡大師還是尊敬的,所以說出來的話也教委婉。
“施主,己之所想,非他人所想。施主說的這個人雖然和貧僧有所交集,但並無涉及到此事。
施主之事,乃貧僧之所為。貧僧之所以這麼做,為的是天下蒼生,施主之善念,乃蒼生之福,施主之惡念,乃蒼生之不幸。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了凡大師邊說邊念手上的佛珠。似乎這樣就能消除一些業障?
天下蒼生,那不是他的事,這是軒轅太昊該關心的,和他有什麼關係?了凡大師說出這樣的話,慕容熙不敢苟同。
了凡大師心懷蒼生,那是他的氣度,而他沒有這樣的胸懷和野心。
“大師之言,在下不敢苟同。天下乃他的天下,和在下無關。況且在下並未作惡天下蒼生之心。
在下圖的只是那兩個人,難道大師不是更應該勸說那兩人嗎?
我之善念於眾人來說是善,但唯獨那兩個,大師,恕我直言,我善不起來。”
“施主想不想知道前世的事?”
慕容熙看著了凡大師,覺得他是不是熱心過了頭?他並非大奸大惡之人,沒必要這麼兢兢業業的說服他一心向善吧?
再說作惡的是別人,不是更該找那兩人嗎?
“前世?”那就是軒轅太昊知道的那一世了,不過他一點都不想知道,“還是算了吧,順其自然。”